两篇稿件结下的缘分丨我与证券时报的故事
发布日期:2024-08-27 18:17:481993年11月27日,证券时报在深圳这块改革开放最前沿的热土上创刊。乘着中国经济增长的浩荡东风,踏着资本市场奋进的激荡大潮,证券时报乘风破浪,从最初薄薄的一张报纸,发展成为报、网、端、微、屏全覆盖的国内最具影响力的财经传媒集团之一。三十载风雨兼程,感谢您一路相伴,给予我们莫大的信任和支持。值此创刊30周年之际,我们开设“我与证券时报的故事”专栏,与您一起忆当年,话往事,立足当下,拥抱未来。
与证券时报结缘是通过朋友介绍的,记得还是在时报创刊不久,上海证券报的一位记者打电话给我,说深圳新办了一家证券报,正在全国物色作者,也想约我写稿件。
那时我在上海的一家证券营业部当经理,做业务之余也给一些媒体不定期写些股评之类的小文章。因为证券时报需要定期供稿,内容是财经分析,我对它的风格不太熟悉,所以当即就婉拒了。不料放下电话不久,证券时报的一位编辑就打来电话,先是仔细地介绍了他们报纸的定位、特色与愿景,然后再次邀请我,希望我能成为时报的作者,并表示他们的要求相对宽松,不必拘泥于题材与时间。面对盛情邀请,我自然不好再推辞,就答应了下来。
记得给证券时报写的第一篇稿件是有关新股行情的,那段时间虽然股市表现不好,大盘几乎天天下跌,但新上市的股票还是受到市场资金热炒,无厘头的“炒新”成为市场一景,还被某些市场人士称之为“虚势迎新”。我的文章分析了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同时指出其所带来的风险与危害。
90年代初,电子邮件还没有普及,一般是靠传真机发送稿件。我是下班后写的稿子,发了传真后就离开了办公室。大约晚上9点多,营业部的值班人员打电话给我,说有证券时报的人找。原来是传真质量不好,一些文字看不清楚,证券时报的编辑打我办公室电话又找不到人(那时手机是稀罕物),但他们通过全力辨认完成编辑后,觉得还是要听一下作者的意见,然后辗转通过公司总部再联系到我所在的营业部。k8凯发官网这件事给我很大的触动,因为这篇稿件不算很有新意,而且由于传真质量问题导致文字看不清,但编辑还是不厌其烦地想办法与我联系,体现了一种强烈的责任感以及对作者的充分尊重。也因为有这样的触动,我把给证券时报写稿列入了自己的每周工作表。
不久以后,证券市场上围绕国债回购出现了一场争论,鉴于当时市场投机性比较强的问题,有人建议取消国债回购业务,断绝国债市场资金流向股市的通道。但在本人看来,国债回购是调节股市与债市资金供给的重要途径,对于提高客户资金使用效率,平衡两者供求关系以及动态揭示市场资金价格方面也有着重要的作用。虽然当时的国债回购交易存在一些不够规范的问题,但只要加强管理完全可以解决,因此对国债回购应该予以保留并发展,而不是轻易地取消。当时在接受某媒体采访时,我陈述了这样的观点。但事后该媒体负责人来打招呼,认为虽然说得有道理,但他们认为不宜公开发表。
此时我就想,既然观点有道理,那么不妨把观点整理成文投给证券时报。稿件投出后,我又担心自己的观点比较“小众”,在市场上也有争议,所以赶紧给报社编辑打电话沟通。证券时报的编辑回复我:观点只要合乎逻辑、有道理,就没问题。事后,虽然也看到有媒体继续发出反对开展国债回购的声音,但这项业务还是延续了下来,并且在品种、期限结构上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对此,我在欣慰之余,也深为证券时报的担当所感动。在专业领域,报纸发表独特的观点看似平常,但在很多时候还是需要有点勇气的。给一张有担当的报纸当作者,无疑是幸运的。
就这样,因为两篇文章,我与证券时报结下了深深的缘分。20多年过去,证券时报有了很大的变化,领导、编辑也换了人,我也换了工作单位,走上了证券研究岗位。但我与证券时报的联系一直没有断,我还是一直坚持给报纸投稿,时报的朋友也一直关心我。正值证券时报创刊30周年之际,真诚祝愿证券时报能够继续负责任、敢担当,永葆青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