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文化思想蕴含的教育观

 习文化思想蕴含着丰富的教育观念,主要表现为:教育是文化的重要形态,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教育的根本目的,“两个结合”是教育改革发展的必由之路,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教育的重要使命,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铸魂育人是教育的基本功能,促进文明交流互鉴是教育的重要职责。  近日召开的全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会议首次提出习文化思想。这一重要思想构成了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文化篇,深刻回答了新时代我国文化建

  习文化思想蕴含着丰富的教育观念,主要表现为:教育是文化的重要形态,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教育的根本目的,“两个结合”是教育改革发展的必由之路,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教育的重要使命,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铸魂育人是教育的基本功能,促进文明交流互鉴是教育的重要职责。

  近日召开的全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会议首次提出习文化思想。这一重要思想构成了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文化篇,深刻回答了新时代我国文化建设举什么旗、走什么路、坚持什么原则、实现什么目标等根本问题,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为做好新时代新征程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提供了科学行动指南,为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引领世界文明发展进步贡献了中国智慧。习文化思想蕴含的教育观含义深刻、内容丰富,对于教育理论和实践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一般说来,文化在广义上是指人类所创造的一切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包括物质文化、制度文凯发在线化、思想观念文化等;在狭义上是指建立在物质生产方式基础上的社会精神生产生活的总和,包括社会风俗、科学技术、文学艺术、道德情操、学术思想等。无论是从广义还是狭义来看,教育都是文化的重要领域,在各种文化形态中占据重要地位。习文化思想的具体内容中,将教育作为文化的基本表现形式,深刻分析阐述了教育的文化特性。

  提出“育新人”是新形势下文化工作的重要任务。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了“围绕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明确要求。文化是人的文化,人是文化的载体,人与文化的关系是一种共生关系。“育新人”,就是要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坚持立德树人、以文化人,以坚定的理想信念筑牢精神之基,树立起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造就千千万万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提出教育传统是文化传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很多重要元素,涉及多个不同领域,教育传统即是其一。重教尚学是中华民族世代传承的优良传统,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内在动力。中国教育历史悠久,积累了极为丰富的宝贵经验,积淀形成大量的优秀传统,如“建国君民,教学为先”的教育定位,传道授业解惑的教师要求,有教无类、教学相长、温故知新、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的学习方法,“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治学情怀,这些优秀的教育传统,也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瑰宝。

  提出学校是意识形态工作的前沿阵地。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根本制度,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习指出:“学校是意识形态工作的前沿阵地,可不是一个象牙之塔,也不是一个桃花源。”学校党委要坚持把思想政治建设摆在首位,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承担起政治责任,教育引导广大师生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

  提出教师是人类文明的传承者。中华文明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明之一,五千年文明能够延续并不断得到发扬光大,成为唯一延续至今且不曾中断的文明,与数千年间始终保持了尊师重教的优良传统是分不开的,与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师者肩负传道授业解惑的神圣使命是分不开的。习高度重视教师的作用,明确提出“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是人类文明的传承者”。这些重要论述,既为新时代高素质教师队伍建设指明了前进方向,也为广大教师承担起新的文化使命提供了根本遵循。

  在习文化思想中,推动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是重要内容之一。中国式现代化既要实现物质财富极大丰富,也要实现精神财富极大丰富,在思想文化上自信自强。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物质富足、精神富有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根本要求。”并明确提出:“促进物的全面丰富和人的全面发展。”

  根据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发展的理论,人是社会实践的主体,既被现实所塑造,又在推动社会进步中实现自身发展。人的发展的内容与人的发展的条件紧密联系,需要构建特定的社会形态并充分发挥其优势,为人的实践和人的发展创造现实条件。同时,建设什么样的社会制度、实现什么样的政治目标,人又是决定性因素,也就是说,人的发展既是社会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是社会发展的最终体现。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马克思以理论为基础,阐述了人的全面发展思想,认为人的全面发展是“人以一种全面的方式,也就是说,作为一个完整的人,占有自己的全面的本质”。马克思提出,人的全面发展应该是“用那种把不同社会职能当作相互交替的活动方式的全面发展的个人,来代替只是承担一种社会局部职能的局部个人”。人的发展依赖于具体的生产物质条件,但更重要的是有目的地联合起来,控制和发展这一物质基础,从而达到人的生存和发展的统一、智力和体力的统一、物质劳动和精神劳动的统一。

  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从人的角度来讲,就是指向人,指向人的全面发展。这种价值承认人具有多种需求、人的生活具有多个面向,把人自身作为关注重点,既正视物质条件的前提性意义,强调物质文明的积累,又关注精神文化的深层次价值,强调精神文明的升华,同时还要求二者相辅相成、相互促进。从中国式现代化的视角来看,就是让现代化更好回应人民各方面诉求和多层次需要,既增进当代人福祉,又保障子孙后代权益,促进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最终目标是实现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

  人的全面发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目标,也是教育的根本目的。在马克思主义教育原理的所有命题中,人的全面发展居于核心地位,教育活动的方方面面都是围绕这一根本目的展开的。习文化思想关于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相协调的论述,从文化层面上对人的全面发展作出了系统分析,进一步明确了教育在人的全面发展中的重要意义和发挥的重要作用,从而也进一步明确了所有教育活动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只有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坚持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才能正确回答时代和实践提出的重大问题,才能始终保持马克思主义的蓬勃生机和旺盛活力。”“两个结合”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必由之路,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必由之路,也是我国教育改革发展的必由之路。坚持以“两个结合”为指导,推进教育强国建设,应牢牢把握好三个方面的要求。

  一是扎根中国大地办教育。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是我们党推进理论创新、进行理论创造的成功经验,具体到教育上来讲,就是按照习强调指出的“坚持扎根中国大地办教育”,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扎根中国、融通中外,立足时代、面向未来,发展具有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现代教育。

  二是激活中华教育传统的生命力。习明确指出:“我们要特别重视挖掘中华五千年文明中的精华,把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同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结合起来,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纵观中华文明五千年的发展史,文化发展的脉络始终与教育有关,文化与教育是息息相通的,无论是政治制度、社会运行、家庭伦理等都离不开教育。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对中华教育传统宝库进行全面挖掘,用马克思主义激活中华教育传统中富有生命力的优秀因子并赋予新的时代内涵,是教育改革发展的内在要求。

  三是深化教育领域的改革创新。建设教育强国,是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战略先导。习指出:“从教育大国到教育强国是一个系统性跃升和质变,必须以改革创新为动力。”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教育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但与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要求还有不小差距,离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推进的战略任务要求还有不小差距,只有通过深化改革创新,才能推进教育高质量发展,才能真正发挥教育在满足和创造人民群众高品质生活中的突出作用。

  文明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进步状态,其本身是一个历史概念。现代文明是文明的现代形式,概指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协调发展的高级形态,除了生产力水平、文化科学水平的提高之外,还包括人们精神风貌和道德水平的普遍提高。习指出,“在新的起点上继续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我们在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一部人类文明的发展史,就是人类教育的演进史。没有教育的支撑支持、传承传播,文明就不会存在,发展也就无从谈起。教育只有承担起推动文明前进的使命,才能具有无尽的生命力,体现自身存在的意义和价值。

  要站在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高度谋划教育发展。教育发展与文明进步有着非常密切的内在逻辑关系,教育既受文明发展程度的影响,又是催生新文明的重要因素。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必然要求,在世界文明发展史中具有重要意义。在谋划教育强国战略任务、部署教育发展重点工作时,以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为着眼点极为必要。这就要求教育工作者要养成跳出教育看教育、立足文明进步看教育的思维习惯,站在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立场观察分析教育存在的薄弱环节、短板缺陷,探索构建高质量教育体系、推进教育高质量发展。

  要着力教育引导学生坚定文化自信。青少年一代尤其是大学生是否能够坚定文化自信,直接关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实现。在实践中,要教育引导学生形成高度的文化认同,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要教育引导学生形成文化自觉,通过自主适应,与其他文化达到融合和协调,赓续文化基因,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要充分激发学生的文化主体性,不断提升学生的文化素养,拓宽学生的文化视野,引导他们以更加积极、开放、自信的姿态,不断开辟和创新文化领域,推动文化在广度和深度层面的拓展。

  要充分发挥教育在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中的积极作用。要引导学生深入了解中国的文化发展脉络,扎根中国文化土壤,真正认识今天的中国、今天的中国人。在教育实践过程中,在教育与社会文化的互动中,既按照时代特点和要求,对那些至今仍有借鉴价值的传统文化要素加以改造,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又顺应时代进步和发展,对传统文化的内涵加以补充、拓展、完善,增强其影响力和感召力。

  核心价值观,是文化最为重要的内核。历史和现实都表明,核心价值观是一个国家的重要稳定器,能否构建具有强大感召力的核心价值观,关系社会和谐稳定,关系国家长治久安。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指出:“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铸魂育人,完善思想政治工作体系,推进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建设。”教育是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础性工作。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形成积极的价值态度和情感、提高价值判断和选择能力,并进一步培育坚定的价值信念,是教育的基本功能。

  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铸魂育人,需要加快扭转教育功利化倾向。教育功利化的表现,是把教育作为追求利益、效率、效益的手段,只问结果,不问过程;只关心育分,不关心育人;只注重外在目的,不重视内在追求。教育功利化使得教育目的、方法、内容、评价等背离初衷,也使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教育中难以落实。习明确要求:“要在全社会树立科学的人才观、成才观、教育观,加快扭转教育功利化倾向,形成健康的教育环境和生态。”

  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铸魂育人,需要进一步改进学校课程设置和教学实施。习明确指出:“在大中小学循序渐进、螺旋上升地开设思政课非常必要,是培养一代又一代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保障。”要把德育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努力做到每一堂课不仅传播知识,而且传授美德,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种子在学生们心中生根发芽。

  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铸魂育人,需要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习关于教育家精神的重要论述,为新时代加强和改进教师队伍建设指路引航、举旗定向。在教育实践活动中,教师的言谈举止、行为方式、为人处世的态度都会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其价值观的引领示范更是发挥着以德施教、以德立身的积极作用。

  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铸魂育人,需要学校、家庭、社会、政府形成合力。价值观的形成是一个系统漫长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各方面的有机协调、相互支持、整体推进至关重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真正走进学生内心世界,成为学生的日常遵循和行为准则,需要在发挥学校主导作用的同时,使家庭、社会和政府等各自发挥自身作用,相互配合形成价值引领的合力。

  习指出:“交流互鉴是文明发展的本质要求。只有同其他文明交流互鉴、取长补短,才能保持旺盛生命活力。”文明交流互鉴有多种形式,教育国际交流是其中一个重要方面。

  在教育国际交流中要注意引导学生增进对不同文化的认知。教育国际交流是促进不同文化相互理解的重要途径。通过不同文化背景的师生之间的交流,可以更好地了解彼此的价值观、传统和习俗,减弱或消除误解和偏见,更加客观地看待不同文化,促进文化间的共存发展、借鉴发展。

  在教育国际交流中要完善教育对外开放战略策略。完善教育对外开放战略策略是建设教育强国的需要,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需要,是创建人类文明新形态的需要,也是推进人的全面发展的需要。习提出,“要完善教育对外开放战略策略,统筹做好‘引进来’和‘走出去’两篇大文章,有效利用世界一流教育资源和创新要素,使我国成为具有强大影响力的世界重要教育中心”。

  在教育国际交流中要积极参与全球教育治理。当今世界,百年大变局加速演进,国际局势深刻动荡变革,人类正经历罕见的多重挑战,各国前途命运紧密相连。面对层出不穷的全球性问题和挑战,教育不可能置身事外,需要主动地搭建更加开放的中外教育文化友好交往合作的载体和平台,在全球性教育事务中发出中国声音、体现中国力量。习指出,“要积极参与全球教育治理,大力推进‘留学中国’品牌建设,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经验、发出中国声音,增强我国教育的国际影响力和话语权”。同时,在参与全球教育治理过程中,要不断加强统筹发展和安全的能力建设,切实防范和化解外部风险,不断完善教育对外开放和全球治理体系建设。

  [本文为国家社会科学基金社科学术社团主题学术活动课题“新时代提升党的领导力研究”(项目批准号:22STA011)的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