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公益日特别策划·让小象有未来】建大象食堂 给雨林开个天窗

发布日期:2024-05-29 19:46:24

  从景洪市出发,车行40多公里,就能到达西双版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关坪管护站。作为云南西双版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勐养子保护区的基层管护站,关坪站承担着监测周边亚洲象活动、为附近村落提供亚洲象预警的重任。在这里,能看见关坪站监测下的“大象食堂”。

  监测屏幕上,一片绿意盎然的平缓山坡就是大象食堂,随着山坡由近到远,植物也十分有规律地从低到高,“前不久,这片‘食堂’刚被大象光顾过,还能看见一些芭蕉、竹子、彀树和玉米秆,后边那些高到人肩膀的是灌木与零散的树,再往上走,就是雨林。”工作人员解释。

  这片坡地,起初被附近村民开垦用来种植玉米、大豆等作物。随着亚洲象种群数的增加,栖息地的食源不足以维持象群的日常所需,每到10月干旱季,大象便走出栖息地到周边觅食,这些散落在保护区周边的耕地便成了大象饱餐一顿的好去处,常常一夜过去,天生赢家 一触即发地里一片狼藉。

  耕地用作“大象食堂”后,不再耕作的当地村民,或到亚洲象种源繁育和救助中心工作,或从事亚洲象救助,或开办农家乐发展旅游,未来也有了更多的可能。

  过去5年间,西双版纳州热带雨林保护基金会共建设了将近1500亩的大象食源地。8月下旬,位于景洪市大渡岗乡、景讷乡、勐旺乡三个乡镇辖区内建设总面积1000亩的食物资源补给区通过初验,即将“开门”迎客。

  在政府相关部门和更多社会机构的共同努力下,整个西双版纳州食源地建设目前已达到8000亩左右。

  自2018年起,普洱将思茅区六顺镇南邦河村经常受大象侵扰的农地,规划建设为亚洲象食物源基地,通过200元每亩的价格补贴农户,分时段、分季节种植亚洲象喜食的芭蕉、玉米、棕叶芦等植物。当年规划700亩,目前已开辟种植1200亩,后续规划面积将达到万亩以上。

  曹孟良是西双版纳州热带雨林保护基金会名誉理事长,自20世纪80年代参加工作以来,一直在西双版纳州林业局、西双版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从事保护雨林和亚洲象的工作,见证了西双版纳在亚洲象保护上的从无到有的艰难旅途。

  “20世纪90年代,保护亚洲象更多的是要防止人为的猎杀。”曹孟良回忆,当时,云南亚洲象种群数量降至150头左右,面临着分布区狭窄、零散,栖息地质量下降,种群遗传多样性降低等诸多问题。伴随着象牙在国际市场上走私猖獗,不法分子疯狂盗猎,亚洲象一度濒临灭绝。为拯救保护亚洲象,云南省严厉打击盗猎和非法贸易,盗猎渐渐杜绝,亚洲象的生存环境也慢慢改进。

  30年间,云南野生亚洲象种群数量由150头左右增长至300头左右,到2020年底,亚洲象长期活动范围扩大到3个州市、12个县市区、55个乡镇。

  与此同时,“人象矛盾”也越来越受到关注。一头成年亚洲象体重高达数吨,庞大的身躯有着天然的破坏力,会给途经村落造成严重的财产损失。一头成年象每天进食约200多公斤的食物,也使途经农田往往颗粒无收。

  为解决人象之间的矛盾,云南省多措并举,在亚洲象主要分布区建总面积达50.98万公顷的11个自然保护区,同时,推进监测预警和应急处置体系建设,全省聘用122名专职亚洲象监测员,建立“两分一包”的监测制度,并在西双版纳建立了亚洲象监测预警中心。

  针对野生亚洲象“走村串户”所带来的问题,探索安防设施建设,从保护区搬迁了10个村寨,并在部分亚洲象活动村寨周围架设隔离围栏、安装太阳防象灯,加固民房围墙等设施,为群众创造安全的居住环境;此外,稳步实施野生动物公众责任险,2014年至2020年,累计赔付亚洲象肇事损失1.73亿元。

  “现在我们面临着新的问题。”曹孟良说,30多年以来,随着保护区管理力度加大,人为活动干扰大幅减少,过去一些较好的亚洲象栖息地已逐渐被森林所替代,林中空地、林窗逐步消失,亚洲象取食的灌木、草本等被不可食用的乔木植物替代,茂密的森林仅为亚洲象提供隐蔽场所,难以满足它们的食物需求。

  与此同时,高速公路、铁路等工程建设,导致亚洲象原有栖息地被割裂,孤岛化的栖息地不能同时满足亚洲象对食物、水源和休憩等活动的需要,栖息地的承载能力也面临着巨大考验。每当秋冬季节来临、栖息地内食源减少时,大象便有可能到栖息地周边村落集镇觅食,“人象矛盾”也逐渐浮出水面。

  曹孟良说,食源地的建设,既能为大象提供秋冬食物,又能将碎片化的栖息地连片,是亚洲象和雨林保护的一体两面。

  据其介绍,雨林并不完全等于食源地。郁郁葱葱的雨林中,能够供亚洲象食用的植物种类其实是有限的,若只增加雨林面积而不增加食物来源,亚洲象的种群数量与食源地的矛盾依旧得不到解决,“给大象建食堂”,就提供了一种可能性。

  一组数据证实了曹孟良的观点:2018年,到普洱“大象食堂”过秋冬的大象有20多头,去年增加到了51头。有了“大象食堂”后,亚洲象进村入寨的几率明显降低了,之前一年七八十次,现在一年只有严重缺乏食物时,才偶尔会去村寨觅食。

  食源地的形成为缓解人象冲突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目前所做的还远远不够。在曹孟良看来,人象共存发展早已有历史经验可循。

  “人到哪里,大象都在旁边。”在西双版纳的历史上,亚洲象的活动范围与人类的生产生活区域一直有所重叠,而在漫长的时光中,人类和大象形成了某种共生关系。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在西双版纳雨林中生存的南方山地游耕民族,仍是刀耕火种、轮耕轮歇的等生产方式。那时的人们在雨林中划出地块烧荒,第一年种植旱稻,随后种植黄豆、苞谷等,8—10年后,土地肥力逐渐下降,人们便撂荒重新开辟新的耕地。

  这些撂荒地成为“雨林里的天窗”,没有了高大树木的遮天蔽日,各种藤本植物、蕨类植物等得以迅速生长,这些茎叶柔软、郁郁葱葱的低矮植物,是亚洲象和其他栖息在雨林里的动物们最喜爱的食物。

  “雨林中的撂荒地就是以前的‘大象食堂’,人在无意中给亚洲象提供了很多食物。以后,‘大象食堂’可以尝试像从前撂荒那样轮耕轮歇,一方面有利于为大象增加食源,另一方面也能保证土地肥力和生态环境,并可提高农产品价格,让农民增收。”

  今年,西双版纳州热带雨林保护基金会计划在位于勐养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边缘、野象出没频繁的支龙村,用传统轮耕轮歇的模式建设一座大象食堂,第一期参与的村民一共拿出了300亩地来做试验,以8年为一个周期。若效果良好,将在保护区周边更多的村寨中推广。

  在新的大象食堂,前三年通过人工为大象种植苞谷、旱稻等,每亩地给予村民800元的补助。若野象未能光顾,村民可以将农作物收回,若野象光顾,将通过保险形式给予村民补偿。后五年,让村民将耕地撂荒,令土地自由生长,撂荒期间每亩地给予村民300元的补助。参与项目的村民不仅可以获得土地租金,还可以通过其他途径获取收入。

  这种回归传统的“大象食堂”模式,被曹孟良视为人、象、雨林共生存共谋发展的有效路径,重拾祖先智慧,重建人象和谐关系。

  “只有树的雨林不是真正的雨林,雨林生态是人与亚洲象及其他动物共同构建起来的。”

  现在,这种尝试目前已有村民参加,并已得到林草部门及勐养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认可。

  “我们所募集的资金将主要用于村民补助及购买农作物种子,但绝不用于化肥农药,我们承诺使农作物自然生长,保证天然无污染!”曹孟良说。

  原标题:《【99公益日特别策划·让小象有未来】建大象食堂 给雨林开个天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