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视频已是媒体必争之地新风口正颠覆以往内容逻辑

发布日期:2024-08-09 01:38:42

  天生赢家 一触即发2019年全国两会已经开幕,短视频作为媒体融合的一种表达形式已不再陌生。然而,不仅仅是在全国两会现场,未来,各家媒体的发展过程中也将呈现更多来自各种主题的短视频内容。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上周发布了第43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报告》显示,截至2018年12月,我国网民规模8.29亿,手机网民规模8.17亿。同时,《报告》还显示,短视频用户规模达6.48亿,用户使用率为78.7%。由此不难看出,短视频已成为手机网民中绝对的“宠爱”。

  从用户的规模和网民使用率两项指标看,短视频成为2018年互联网发展的“黑马”,超过了网络购物、网络视频、网络音乐和网络游戏。

  这个结果,也远远超出了专业机构对短视频行业发展前景的预期。根据艾媒咨询在其官方网站上发布的两份关于中国短视频行业专题调查分析报告,《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记者看到,两份报告对2018年中国短视频用户规模的预判分别为3.53亿和5.01亿。

  现实的发展比预判更加让人血脉偾张。短视频为何发展如此迅猛?对此,复旦大学传播与国家治理研究中心主任李良荣曾作过《未来短视频新闻如何发展》的主题演讲。他表示,短视频是依托移动互联网的发展而产生和壮大的,由于短视频只有几十秒或者三五分钟,非常符合当前碎片化阅读场景;其次,短视频主题鲜明、叙事结构紧凑,在一个视频中就将一件事情的前因后果交代清楚,十分符合当前受众高效获取信息的习惯;再次,短视频直接而又直观的表达方式能让“90后”“95后”感觉到这就是他们的生活,符合他们在手机、动漫等包围的成长环境中使用媒介的习惯。

  “这一轮短视频风口颠覆了我们以往的内容逻辑。我们可能看到,短视频平台上有不够专业的东西,但是另一方面,这些东西是人民群众想知道的、想看到的。”在去年11月封面传媒2019年战略发布会的圆桌论坛环节,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宋建武教授曾这样表示。他认为:“短视频的出现,让媒体传播手段、信息交互方式等都发生了本质性变化,主流媒体不把握这个机会就会没有未来。”

  其实,短视频的“战争”在2017年已经进入“下半场”。据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联合发布的《中国新媒体发展报告(2018)》显示,2017年短视频的融资事件达52起且金额超过138亿元,其中,内容方投资占比近半。这为传统媒体的转型提供了新思路。

  第43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中指出,在2018年,百度、腾讯、阿里巴巴、微博持续在短视频领域发力,网易、搜狐等也纷纷推出新的短视频应用,短视频市场迅速发展。

  受各路互联网大鳄的影响,不少传统媒体也加入了短视频流量的争夺战。深圳报业集团旗下的深圳晚报社,其视频产品早在2015年便已起步。据深圳报业集团副总编辑邓自强介绍,最早只是基于ZAKER平台和网易平台的直播,而在短视频上,除了产品多样化外,目前也实现了平台的矩阵化,除了ZAKER和网易两大平台之外,还在新浪开通了直播间,在微视、头条号、大鱼号和人民号等近10个平台开设了短视频专号。

  红网的短视频自2017年以来做得越来越多。据红网副总编辑周珞介绍,红网的短视频主要以新闻短视频、视频融媒体作品为主,也做过一些短视频节目。在周珞看来,对于一部融媒体作品来说,短视频优势很明显,形式上也很灵活,动漫、3D、真人秀等都有应用。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旗下的浙视频起步早,在2018年已经交出了不错的成绩单——共生产原创视频4113条,全网播放量总计39.22亿。据浙江日报社浙江在线全媒体视频影像部副主任余家锋介绍,浙视频2018年采取精品化战略,从视频画面、新闻照片、标题与文字、录音质量、主题策划、视频直播、栏目定位、后期制作、整点播报与音频等10个方面全面提升浙视频内容精品化水平。

  四川日报报业集团副总编辑、封面新闻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在其封面传媒2019年战略发布会上表示,封面新闻将把视频作为信息表达的主要形态,以数据驱动增长作为发展理念,把社群营销作为增强用户黏性的战略选择,推进以视频化为主的产品转型,用数字视频代替传统文本,改变当前以文字为主的产品呈现形式,并把UGC(用户原创内容)和PGC(专业生产内容)作为视频内容的重要来源渠道,建立常态化激励机制吸引用户参与,共同推进视频生产。

  经过几年的摸索,不少媒体已经认识到,短视频产品要产生影响力,获取商业收益,仅仅有流量是不够的,产品的质量更为重要。

  2018年春节前夕,浙视频推出《年味系列》,通过人情味、风俗味、趣味3种形态推出4个创意视频产品。其中,《他们一年骑行数万公里 但那不是回家的路》,通过3位外卖小哥的工作状态和内心独白体现浓浓的人情味,催人泪下,引发共鸣,一经推出很快便达到370万播放量。

  在2018年世界互联网大会前夕,浙视频策划制作的以数字“5”为主题的预热短片——《5元素——献给第五届世界互联网大会》,受到网友好评。该视频虽然只有短短两分多钟,却浓缩了150个镜头。“5”这个数字代表着许多含义。在大数据时代下,创造互信共治的数字世界,数字“5”成为重要元素贯穿其中,聚焦5G时代、人工智能、大数据,展现更多互联网与乌镇元素,浓缩乌镇的精髓,倡导在数字领域的交流互鉴、合作共享,共同推进全球网络空间的和平与发展。据余家锋介绍,视频上线小时内全网播放量便达到1092万。

  依托产品质量,吸引一批受众持续关注,才可能将泛流量转化为精准流量。梨视频从2016年11月上线以来,很多爆款都是优质内容带来的,其中正能量视频占绝大多数。

  梨视频总编辑李鑫接受记者采访时介绍,从2018年年底至今年年初,梨视频连续推出了“中国人的信心从何而来”“亲爱的中国”“平凡之光——中国日2018年度人物评选”3个超大型专题,全网总播放量超过30亿。

  “感人的、美好的事物总是最容易传播的。”李鑫分别介绍了3个大型专题的具体内容。其中,“中国人的信心从何而来”专题,从一个奥地利人对中国人为何坚信自己的孩子会比自己过得好这样的提问出发,通过全球拍客网络,梨视频在全国选取了3万个家庭,以中国下一代采访上一代的“家庭原生访谈”形式,诠释了“中国人的信心从何而来”。这些普通人现身说法,分享自身经历,述说目前境况和对未来期待,给出的答案令人信服。

  “亲爱的中国”专题,则是用全球拍客网络在106个国家对线名不同种族、不同年龄,曾经不同时间来过中国的外国人,听他们讲述对中国的真实印象。

  梨视频“平凡之光——中国日2018年度人物评选”的视频直播活动,则是在2019年1月28日从上午10点持续到晚上6点,收获了单场直播微博在线万、微博线亿、视频全网总播放量超过10亿次的成绩。这场直播,回顾了过去一年60多个“小人物”的高光时刻,这些人都是由梨视频的6万名拍客从各个角落发掘出来的“美好生活的创造者”。

  从浙视频到梨视频的实践,可以看到,彰显时代的价值观、发现人性的闪光点,通过技术更好地服务于内容表达,这样的短视频才能更有影响力与生命力。

  编者按:近期,互联网应用适老化改造成为舆论热点。相比尚不熟悉互联网的老人,已经能够熟练掌握互联网应用操作的老年网民同样面临网络谣言、网络诈骗、虚假广告等陷阱,他们抵御风险的能力远低于年轻网民。…

  在现代社会数字化与智能化飞速发展的当下,老年人与互联网之间的“数字鸿沟”已成为必须逾越的课题。2020年底,工信部正式印发《互联网应用适老化及无障碍改造专项行动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