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字典_中国人_识字率_贵州
k8凯发商务印书馆自1957年出版《新华字典》新1版以来,已经和《新华字典》携手走过了60多年,出版了12个版次。商务印书馆在编辑出版《新华字典》的过程中有许多值得研究的史料。 这本几乎每个中国人都用的一本书,是由语言文字学家魏建功先生主持第一版编修,由叶圣陶、王力、吕叔湘、丁声树等著名语言文字学家参与审校,几十年来上百位专业学者参与数次修订,目前,由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负责定期修订。《
k8凯发商务印书馆自1957年出版《新华字典》新1版以来,已经和《新华字典》携手走过了60多年,出版了12个版次。商务印书馆在编辑出版《新华字典》的过程中有许多值得研究的史料。
这本几乎每个中国人都用的一本书,是由语言文字学家魏建功先生主持第一版编修,由叶圣陶、王力、吕叔湘、丁声树等著名语言文字学家参与审校,几十年来上百位专业学者参与数次修订,目前,由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负责定期修订。《新华字典》是中国最权威、最有影响的国民字典,总发行量超过6亿册的工具书,自出版以来,精心修订了十几次的图书精品,其科学性、规范性、实用性为专家、学者和读者所公认。
《新华字典》不仅仅是一部小学生字典,而是把自己深深嵌入了中国国民素质提升的百年工程中,这个工程任务艰巨而复杂,并且没有终点。“昌明教育,开启民智”是《新华字典》问世之初就立下的鸿图大志。
辛亥革命前,清朝政府做过一次统计,当年全国在校学生数量最多也就100多万,加上当时各省的简易识字班和私塾,再加上过去科举制下受过旧式教育的,中国粗通文墨的人,总数也就300多万。当时中国人口数量大概是4亿,识字率是1%左右,99%的人都是文盲。
而在2021年公布的全国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中,中国的文盲率降到了2.67%!同期的人口数量多了10亿,识字率上升到了97.33%。中国识字率的大面积提升,《新华字典》功不可没。
不是所有的人口大国都能有幸拥有这样一部字典,另一个我们熟悉的人口大国,至今还拥有全球超过三分之一的文盲。而中国是用了100年的时间,完成了一次脱胎换骨的人口素质提升。
《新华字典》累计卖了6亿册,那是很大一笔版税。但是用了这么多年,作者是谁呢?第12版《新华字典》,封面有一行字“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编修”,同时,扉页有一段话:
谨向为《新华字典》做出重要贡献的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著名语言学文字家魏建功先生以及参加编写和修订的前辈学者致敬!
从1953年出版直到2020年,《新华字典》才第一次把两位大师和更多没有名字的学者,用这样朴素的方式,介绍给它的使用者。
著名作家、学者、得到APP副总裁李倩老师介绍说,她曾经旅行去贵州一个偏远的地方叫“镇远”,当地有一条叫做“㵲阳”的河流。《新华字典》通用字表一共收录了7000字,“㵲”字超出通用字表。这个字极其不常用,在电脑输入字频排序170名之后。字典对㵲字这样解释:水名,发源于贵州,流到湖南叫湖水。我们可以想象:一个贵州长大的孩子,讲一口贵州家乡话,找字典查一下“㵲”字的普通话怎么读。一查,真有啊!就念wǔ,再看解释,居然说的就是我家乡的这条河。这一刻这个孩子就会对《新华字典》有一种亲近感,对普通话有一种亲近感!这就是中国人最朴素的民族认同:山川可亲,街镇有情!
李倩老师说,《新华字典》通用字表一共收录了7000多通用字,此外还收录了2000多通用字表以外的字,这2000多字,主要是河流、街镇、村庄的名字。这些字如果不是当地人用,别人是很少用的。这件事很重要:一条河,一座山,一个镇,不只有可以书写的汉字,还可以在普通话中有定位的读者,居住在这个地方的人,不管他距离北京有多远,他都可以在心理上把自己放到这个民族共识当中,这就是《新华字典》普及教育,塑造民族共识的伟大意义。
泰达图书馆全体馆员化身志愿者,奔赴抗疫一线,他们用实际行动诠释“志愿者”三个字在此次防疫工作中的意义:迅速,团结,有序,勤劳,勇敢,可爱,耐心,乐观,高效。
寒风中,许许多多的志愿者给了无数人亲近感和安全感,他们让这个寒冬充满了温情,这也是对“志愿者”最朴素的情感认同。这种情感认同,是建立在“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文化共识基础上,是建立在“人心齐、泰山移”的民族共识基础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