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好教育“小”故事

 k8凯发官网一线教师如何才能讲出真切感人、耐读有味、给人启发的教育故事?我认为,可以从小处着眼,尝试小小的改变。  选择“小”模仿。我最初写教育故事是从模仿开始的,后来发现这既是一种有效的学习方式,也是一种成长捷径。我选择喜欢的报刊中的一篇文章,至少研读5遍,细看文章的构思、写作思路、叙事方式,再找出自己与之相似的事例或文章,按照行文顺序进行仿写。写完后两文对照,找出自己的不足之处,再写、再完

  k8凯发官网一线教师如何才能讲出真切感人、耐读有味、给人启发的教育故事?我认为,可以从小处着眼,尝试小小的改变。

  选择“小”模仿。我最初写教育故事是从模仿开始的,后来发现这既是一种有效的学习方式,也是一种成长捷径。我选择喜欢的报刊中的一篇文章,至少研读5遍,细看文章的构思、写作思路、叙事方式,再找出自己与之相似的事例或文章,按照行文顺序进行仿写。写完后两文对照,找出自己的不足之处,再写、再完善,直到满意为止。经过多次仿写后,我就能很好地将自己擅长的内容写出来并逐渐形成自己的写作风格。

  拟好“小”题目。人们常说“题好文一半”,给自己的教育故事起一个好题目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我的做法是拟好“小”题目,“小”题目要小到一件事,比如《孩子抢着帮我洗碗》,为什么要抢着做?这会给读者留下悬念,让他们迫不及待去读;“小”题目要小到一种行为,比如《少说,多做》,诠释了教师“管住嘴,迈开腿”的职业要求;“小”题目要小到自己的某种思考,比如《给犯错的学生留个改正的机会》,说的是教师不要得理不饶人;“小”题目要小到一句话,比如《老师,谢谢您帮我解围》,这是学生有感而发的一句话,也是文章要表达的教育理念。从“小”题目切入,可以写出诠释教育规律的好故事。

  抓住“小”切口。一位编辑曾告诉我,写文章的开头要小切口,然后再逐步展开越写越大,这样文章才有看头。当时我一知半解,后来认真研读一些文章后终于悟出一点“皮毛”。“小”切口是指写文章的开头不要赘述,只要能交代清楚故事的背景或自己想要表达的观点,就可以直接切入主题。简单的开头是为了凸显文章中间部分的“浓墨重彩”,让人感觉有说不完的话,表达不完的情感,围绕主题有说不尽的道理。这让我想到了黑夜里的“探照灯”,从光源出发的光线呈圆锥体状并绵延至远方,讲述教育故事也要从点(光源)出发,越写越多、越大(圆锥体光线),给人无限的遐思和启迪。

  讲好“小”故事。一线教师每天都会亲历各种教育小事件,我们要洞悉其中蕴含的哲理。比如《老师的讲桌线字的文章讲述了教师每天整理讲桌的习惯,引发了学生都整理课桌的“蝴蝶效应”,暗示教师不经意间的小动作可能会对学生产生深远影响,也揭示了教师用自己的好习惯影响学生形成好习惯的道理。既然是故事,我们既不能写成“流水账”,也不能写成“懒婆娘的裹脚布”,而是争取故事有拐点,甚至跌宕起伏。这有点像小小说的写法——情理之中、意料之外。其实,只要我们留意身边的小事就会发现里面有大学问,值得我们提炼和挖掘。

  收好“小”结尾。写教育故事结尾时一定要言简意赅,不少教师把故事结尾当作大箩筐,什么都往里装,其实只要把一个问题说透就可以了。还有一种情况是故事结尾太长、赘述太多,不如寥寥数笔、点到为止更耐人回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