剖析了1935家企业浙大管院携手安永发现“专精特新”新态势

 凯发在线发展新质生产力已经成为寻求新阶段中国经济增长的新共识。专精特新企业在科技自立自强,强化产业链、供应链,推动新质生产力形成与发展中提供了增长动能和有力支撑。  技术脱钩与逆全球化和中国经济结构转型升级的新情境给中国企业既带来了巨大压力,也带来了新机遇,专精特新企业也面临着面向未来投资与寻求短期收益以对冲绩效下行趋势之间的权衡。  在此背景下,洞察专精特新企业发展规律、寻找切合当今趋势的最

  凯发在线发展新质生产力已经成为寻求新阶段中国经济增长的新共识。专精特新企业在科技自立自强,强化产业链、供应链,推动新质生产力形成与发展中提供了增长动能和有力支撑。

  技术脱钩与逆全球化和中国经济结构转型升级的新情境给中国企业既带来了巨大压力,也带来了新机遇,专精特新企业也面临着面向未来投资与寻求短期收益以对冲绩效下行趋势之间的权衡。

  在此背景下,洞察专精特新企业发展规律、寻找切合当今趋势的最佳实践、优化和设计更好的产业发展政策至关重要。

  近日,浙江大学管理学院与安永研究院再次联袂发布《专精特新上市公司创新与发展报告(2024年)》。该报告由浙江大学管理学院郭斌教授牵头,浙江大学管理学院与安永研究院组成的“专精特新”联合课题研究组编撰而成。

  报告围绕1935家上市专精特新企业展开分析,对其资本市场表现、发展现状及趋势、发展战略等方面进行深入研究,以期为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发展提供有益参考和启示,助力我国产业的转型和升级。

  本次报告有哪些重要信息需要划重点?反映出专精特新企业发展的什么趋势?让我们一起看看今年报告的详情以及郭斌教授的编制心得。

  浙江大学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浙江大学管理学院创新创业与战略学系主任。

  自2022年起,郭斌教授就聚焦专精特新企业发展,建立起从理论逻辑和测度方式上都更为系统的“专、精、特、新”评估分析新框架。该框架以四维特征对中国“专精特新”重新解读。

  报告发现,市值分布上,专精特新企业整体市值以10亿-50亿估值的规模为主。2024年专精特新和非专精特新企业的平均市值均出现了下降,市值下降反映了不确定环境下企业经营风险加大的结果以及监管机构一系列重磅措施也促使企业的估值趋于理性。

  近年来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已成为A股上市的主力军,占据A股新增上市企业的半壁江山。2023年8月证监会提出IPO阶段性收紧,促进投融资两端的动态平衡,A股IPO上市企业数量和融资额均出现显著下滑,与此同时新增IPO上市企业的营收规模和盈利水平明显上升。

  2022年以来上市的专精特新企业平均营业收入/净利润/募集资金(剔除10%极值)

  截至2024年6月30日,香港联合交易所共计22家专精特新上市企业,IPO申请状态为处理中的专精特新企业共计13家,呈增长态势。

  综合以上分析,报告指出专精特新企业应综合考虑企业的发展阶段、行业的周期、上市对其市场份额的增长、投资者的信心以及吸引/激励员工的影响,审慎权衡选择上市地以及是否主动选择产业中的并购和重组机会。

  报告对比分析了专精特新上市企业、专精特新挂牌企业和不同资本市场的非专精特新企业的财务表现。

  通过分析发现,专精特新上市企业与科创板和北交所的非专精特新上市企业表现了相类似的低权益乘数特性,说明股权融资是其主要手段,资产负债率较低。

  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的规模仍然偏小,而中国制造业存在大量有一定技术积累但市场空间不大的“小而美”的创业企业,因此并购存在较大的市场空间。报告预期2024年专精特新上市企业的并购重组规模会持续增长。

  专精特新上市企业和非专精特新上市企业的平均营收增长率、平均营业净利率、平均ROE和平均海外收入占比 (Trim 5%)

  从行业来看,汽车制造业和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的专精特上市企业因新能源等下业的增长拉动表现亮眼,而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因下游需求与产能不匹配等原因营收及盈利能力均受到较大影响。

  专精特新企业围绕《中国制造2025》十大重点领域,在战略认知层面呈现出对于企业工艺和产品的投入程度、专业程度和创新程度的持续且稳定的关注。

  专精特新企业聚焦细分领域提供高质量产品和服务,成长为具有高市场份额和高创新能力双重引领地位的中小企业,在专业化和新颖化方面表现突出。

  然而,随着企业高速发展,也面临着细分市场份额有限、高度聚焦所带来的“专业化锁定”的问题。在纵深挖掘企业核心技术的基础上,拓展企业产品的多元应用场景,增加企业产品的特色化水平,实现企业的Y型成长是专精特新企业在未来破局的关键。

  报告选取拥有企业数量超过100家的7个代表性行业,分析了不同行业中企业“专精特新”战略类别的分布情况。如下图所示,不同行业中企业的战略选择分布也呈现出明显的差异,且企业战略选择在总体上适应行业特性和发展需求。

  报告分析了“专精特新”战略类别对企业绩效表现的影响,进一步指出,无论企业采取均衡战略还是效率寻求战略,只要其重视管理的精细化和技术效率的提升,就可以在短期内建立基于效率、盈利性和增长率的竞争优势。

  对于采取创新战略的企业而言,其在创新投入和专利申请方面付出的努力在短期内会对企业盈利能力产生一定程度的影响,这意味着创新优势向效率优势和增长率优势的转化不是一蹴而就的,我们需要一种更为长期主义的心态来看待创新战略对财务绩效的影响。

  报告采用聚类分析(cluster analysis)的方法对专精特新企业的技术战略类型进行识别。结果显示,样本企业呈现出四种类型的技术战略: 聚焦型战略、持续型战略、开放式创新战略以及混合型战略。

  此外,目前专精特新企业的研究热点主要集中在新一代信息技术、网络通信技术、先进材料研发、半导体技术、数字图像处理技术以及高分子材料应用等领域。

  报告指出,专精特新企业在需求、业务、成本、竞争和信心方面具有积极向上的预期;但是在机会方面,企业更关注未来挑战而非机会。我国企业从旧常态向新常态的转型效果初现,组织韧性逐步增强,对未来企业发展的预期整体谨慎乐观。

  专精特新企业相较去年,风险意识增强,对增加企业核心竞争力,提升企业效益的关注增加。在2023年,“风险”、“竞争力”、“核心竞争力”、“收入增长”和“收入增加”为词频的Top5,关注度相较去年关注度增加。

  报告对专精特新上市企业的省份分布特征进行分析。2023年拥有专精特新上市企业数量最多的前五个省(市)分别为江苏省、浙江省、广东省、北京市、上海市。

  报告分析了排名前15位的各个省份在“专”“精”“特”“新”四个分项维度上的平均得分,得到省份层面各维度Top5榜单。其中,上海市、广东省和江苏省出现在多个榜单中,综合实力表现突出。

  城市分布特征中,2023年拥有专精特新上市企业数量最多的前五个城市分别为北京市、上海市、深圳市、苏州市、杭州市,该五个城市内总共分布了507家专精特新企业。

  报告以国产替代战略视角和威胁视角的词频数量作为企业对“国产替代”关注程度的代理测量,发现聚焦到行业层面,在涉及国民公共服务和产业基础设施的行业中,企业对国产替代的关注更为突出。

  同时,报告分析了不同战略群组中的专精特新上市企业对国产替代的关注程度,发现均衡战略群组的专精特新上市企业在面对国际竞争和技术自主化的过程中,比其它战略群组的专精特新上市企业更加重视国产替代的实施和应用。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数据已成为企业乃至国家层面重要的战略资源和生产要素。数据资产,因其潜在的商业价值和在决策支持、产品开发、市场分析等方面的应用,逐渐成为企业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动力。

  报告基于饱和原则,研究专精特新上市公司的数据资产关注。总体而言,专精特新上市公司对数字化转型的关注程度有所提升。然而,专精特新上市公司对数据资产的关注程度较为有限。

  专精特新上市公司的数据资产关注主要集中于数据中心和数字经济,且重视数据安全。从行业层面来看,本年度对数据资产关注最多的前4个行业与对数字化转型关注最多的前4个行业一致。

  数字化转型和数据资产的创造和积累依赖数字技术实现,而专精特新企业在数字技术上的产出和创新水平在数字专利中有所呈现。

  通过专利布局,专精特新企业能够更好地进行创新决策、防控知识产权风险,增强其在数字经济中的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在此背景下,报告深入探讨专精特新上市公司的数字专利布局所呈现的特点。

  报告发现,专精特新企业在数字经济核心产业中的分布主要集中在数字技术的研发应用和转型升级等多个方面。

  从企业来看,采取持续型技术战略的企业,无论在热门技术分支还是冷门技术分支上,都有更好的表现。这体现出,在技术上持续深耕是专精特新企业关键数字技术创新的有效途径,并且有相当比例的专精特新企业采取这一策略。

  此外,与高校和科研机构进行合作,也是攻克关键数字技术的重要途径,但目前采用这一策略的专精特新企业较少。

  在全球化的浪潮中,企业国际化已成为推动经济增长和提升竞争力的重要途径。对于专精特新上市公司而言,国际化不仅是其自身发展的必然选择,更是响应国家“走出去”战略、提升国际影响力的关键举措。

  报告深入分析专精特新上市公司的国际化战略,通过刻画专精特新上市公司在全球市场的营业收入、关联公司以及专利布局等情况,展示这些公司的国际化路径和战略选择。

  分析发现,专精特新上市公司进入海外市场尚未成为普遍的战略选择。我国专精特新上市公司海外营业收入的规模十分可观,海外市场对于部分公司而言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目前,我国仅部分专精特新上市公司的海外关联公司分布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响应我国政府提出的重大国际合作倡议。在专精特新上市公司的海外关联公司中,有891家位于“一带一路”沿线,海外关联公司数量最多的10个国家。

  其中,有788个海外关联公司位于亚洲,主要集中于日本、新加坡、越南以及泰国;少部分位于欧洲,主要集中在捷克和波兰。

  这表明专精特新上市公司的海外关联公司设置可能并不只取决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存在的政策红利,还受到市场需求、资源分布、地缘政治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新质生产力概念的提出与ESG发展理念在内涵和外延上呈现出高度一致性。2024年报告延续了2023年版报告的分析框架,重点探讨了专精特新上市公司在ESG发展、评级及信息披露等方面的表现和特点。

  2024年研究时点的万得ESG评级得分来看,专精特新上市公司的峰值更高,说明专精特新上市公司评分在BBB级以上的占比略高,一定程度上表明专精特新上市公司整体质地稍优。

  截至2024年6月30日,共有197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发布了2023年度的相关ESG报告,比2023年报告研究时点126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发布了2022年度报告显著增多。

  “科技”“研发”“创新”等关键词及相关内容在专精特新上市公司的ESG披露报告中也高频出现。此外,ESG披露报告的专题主题还涵盖了“走出去、国际化”和“党建”等内容,这都展现了企业响应国家战略、满足利益相关方期望的行动。

  尽管面临构建符合行业特性的ESG评价体系、提升数据收集和信息处理能力、加强ESG管理能力以及培养专业人才等方面的挑战,专精特新上市公司在ESG方面的积极探索和实践,为其长期价值的创造和可持续发展趋势的适应提供了重要支撑。

  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在中国制造业的转型升级中扮演重要角色,是国家的创新系统中不可缺少的一环,尤其是承担着在产业价值链和供应链中“填空白”“补短板”的历史使命。此外,专精特新企业极大地增强中国经济增长的稳定性和韧性。

  因此,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的发展不仅是中国经济发展关注的重点之一,也是政府制定产业政策时所关注的焦点。政策设计背后需要直观、量化的数据作为支撑。

  “我们整份报告的特点就是用数据说话,基于数据分析,可以准确地洞悉专精特新企业的发展现状及前景,从而做出更好的政策设计。”

  一方面,今年的报告新增对比性分析,关注到今年相对于去年的趋势性变化。如此可以对专精特新企业的发展趋势有所了解和把握。

  另一方面,报告重点关注企业的创新方面,对专精特新企业的技术热点、数据资产、数字专利等问题展开分析。

  此外,报告还更加关注专精特新企业发展的最新趋势,例如数字资产、数字专利方面的情况,以及国际化战略等。

  报告尽可能用多元、客观的数据呈现专精特新企业发展情况,包括一些传统意义上只能做定性分析的内容我们也将其转化为量化数据,希望尽力立体呈现出专精特新企业的发展态势和趋势。

  此外,一份报告的持续性很重要,通过持续性的追踪,我们可以看到专精特新上市企业随时间变化的趋势,可以更好地理解时代背景的重要意义以及环境变化对专精特新企业所带来的动态影响。

  最后,当前中国经济和产业的发展,为我们不断去追踪创新趋势和热点提供丰富的机会。例如,我国数字经济的蓬勃发展引起大家对数据资产的关注,全球化浪潮下国家“走出去”的战略需求也使得专精特新上市公司更加关注国际化战略。这些趋势既蕴藏大量的发展机会,也给我们的研究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希望通过我们的研究帮助中国企业从“制造”向“智造”升级发展。

  专精特新企业在新质生产力的发展中扮演着中坚力量,对于解决关键核心技术“卡脖子”问题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党的二十大以来,国家层面多次提出要进一步支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高质量发展,为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发展新质生产力、完善现代化产业体系提供有力支撑。

  郭斌教授团队三年以来持续关注我国专精特新企业的发展现状及趋势,洞察其发展规律并提供启示,以期促进我国企业活力和创新创造力提升,助力我国经济整体性持续向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