岚县开展全民技能培训巩固脱贫成果

 近年来,岚县县委、县政府提前谋划,果断决策,实施“13345”行动计划,即紧紧围绕“人人持证、技能社会”建设一个目标,以未脱贫户、贫困户“零就业家庭”、易地扶贫搬迁户三个群体劳动力为重点,突出“建档立卡、技能培训、持证就业”三个关键环节,做到劳动力建档立卡与技能培训、推荐就业与培训、打造劳务品牌与开展普通工种培训、集中输送外出务工就业与就地就近就业“四个结合”,开展“万人技能大培训”,实现一人

  近年来,岚县县委、县政府提前谋划,果断决策,实施“13345”行动计划,即紧紧围绕“人人持证、技能社会”建设一个目标,以未脱贫户、贫困户“零就业家庭”、易地扶贫搬迁户三个群体劳动力为重点,突出“建档立卡、技能培训、持证就业”三个关键环节,做到劳动力建档立卡与技能培训、推荐就业与培训、打造劳务品牌与开展普通工种培训、集中输送外出务工就业与就地就近就业“四个结合”,开展“万人技能大培训”,实现一人一卡、一人一训、一人一技、一人一证、一人一岗“五个一”目标。截至目前,全县共培训7340人,已结业的6120人取得技能等级证,吕梁山护工培训完成840人,企业职工培训完成300人,创业培训完成49人。

  该县一是加强领导,健全机制,确保培训任务圆满完成。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劳动力技能提升培训工作,成立了劳动力建档立卡技能提升培训工作领导组,并按照群众有意愿、市场有需求、乡村有组织、部门有指导、人社有统筹的构架开展技能培训,依托县职教中心、乡镇培训就业服务工作站、村农民夜校,形成县乡村三级培训体系。各乡镇提前分解培训任务,形成乡村、培训学校、学员三者之间无缝对接的培训机制,保证全县技能培训有序推进。二是强化宣传,广泛动员,营造人人参与培训的良好氛围。该县充分利用网络、微信、短信推送和培训班微视频等方式,及时发布相关培训内容、时间等信息,让群众及时掌握了解技能培训情况。同时组织动员包村干部、驻村工作队、、支村两委等“四支力量”进村入户对免费技能培训、就业创业等相关政策进行宣传,做到技能培训和各项惠民政策家喻户晓,激发了群众参加培训的热情和积极性。三是结合实际,突出特色,做到技能工种全覆盖。实施马铃薯全产业链开发模式,推动马铃薯产业一二三产融合式发展,开展“岚县土豆宴厨师”“岚县面塑制作”等品牌培训;针对就业需求旺盛的行业,开展汽车驾驶、电工焊工等技能提升培训;针对群众培训意愿强的工种,开展农业种养、美容美发、手工编制等普及培训,最终形成“五主十辅”培训工种。各培训学校采取就近办学、田间地头培训、“农户+企业(农民合作社)”培训、居家手工技能培训等方式,开展送学上门、送技下乡,让群众在家门口接受免费的技能培训,足不出户就能掌握一技之长。各培训学校发挥自身优势,开展特色培训,做到一校一特色。四是搭建平台,创建基地,拓宽劳动力就业渠道。在开展培训中,该县坚持以就业为导向,确保培训数量和就业率双达标。通过开展大型招聘会、就业援助月、民营企业招聘周等活动,帮助求职者实现就业。疫情期间,开展“点对点”精准服务,先后组织28批次848人分赴北京、青岛、榆林、太原等地稳定就业。开展线上岚县“春风行动暨就业援助月”网络招聘活动,拓宽求职用工渠道,实现足不k8凯发出户找工作。公共教育多方协调争取手工编织订单,举办培训学校、学员与企业三方的订单交货签约仪式,帮助150名培训学员实现在校有订单,居家有收入。在搭建好就业平台的基础上,积极与外界沟通对接,先后与太原红马甲家政公司、北京燕达养护中心等用人单位签订劳务合作协议,建立岚县首批劳务定点输出基地,进一步提高劳动力转移就业的组织化程度,近三年共输出劳动力1100余人。五是政策激励,多措并举,切实推动技能培训取得实效。政策激励促就业。岚县县委、县政府研究制定《岚县“吕梁山护工”培训就业扶贫工作激励补助办法》和《岚县外出务工人员技能提升奖补暂行办法》,为每户有外出务工人员的家庭兑现奖补资金,通过出台各项激励政策,引导全县贫困劳动力积极参加培训,走出家门、就业致富。校企合作稳就业。每个培训学校对接三户用工企业,以企业用工需求进行招生,提升学员培训后的就业率。同时,积极探索一体化项目制培训就业模式,以岚县土豆宴职业培训学校为试点,全力打造“培训+就业+服务”培训模式,实现培训就业上岗一条龙服务。开发公岗保就业。针对未脱贫户劳动力、贫困户中“零就业家庭”、易地扶贫搬迁户等重点群体,通过公益岗位吸纳一批,扶贫车间安排一批,外出务工解决一批,劳务协作输送一批,解决困难群体脱贫和后续发展问题,整体提升脱贫攻坚的成效、成色。

  截至目前,该县10个扶贫车间吸纳劳动力就业314人,其中贫困人口213人。开发第一批336个扶贫公益岗位,其中安置未脱贫劳动力124人。优化光伏扶贫收益分配,设置环卫保洁员、园林管护员、道路养护员等三大类17种6200个公益岗位,解决了未脱贫户、脱贫不稳定户、边缘户劳动力就地就近就业,上岗增收。(记者 刘小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