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投资相关概念的新思考

 面临日益广泛而多样化的投资活动,国内外关于投资的相关定义处于众说纷纭、莫衷一是的争鸣状态。然而,现有投资定义却缺乏高度的抽象性和概括性,没有生产资本和生息资本的基本概念,存在着概念不清晰,混淆投资和经营的差别、相关定义没有关联性、一致性和相近概念内容不对称等问题。为此,必须进行理论思考,对投资做出准确而科学的定义。  在现代经济、社会中,投资可说是无处不在,是最为普遍而广泛的经济、社会活动。而

  面临日益广泛而多样化的投资活动,国内外关于投资的相关定义处于众说纷纭、莫衷一是的争鸣状态。然而,现有投资定义却缺乏高度的抽象性和概括性,没有生产资本和生息资本的基本概念,存在着概念不清晰,混淆投资和经营的差别、相关定义没有关联性、一致性和相近概念内容不对称等问题。为此,必须进行理论思考,对投资做出准确而科学的定义。

  在现代经济、社会中,投资可说是无处不在,是最为普遍而广泛的经济、社会活动。而且,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投资日趋多样化,具有了越来越丰富而新颖的内涵,具体表现在:投资主体多样化、投资内容多样化、投资目的、投资效益多样化、投资领域多样化、投资对象多样化、投资方式多样化、投资资本多样化和投资行为多样化。

  面临日益广泛而多样化的投资活动,国内外学者在研究投资时,都不满足于现有的定义,很多人都力图提出新的定义,以致于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根据笔者不完全的收集,现有的投资定义不下几十个,而且有愈益增加之势,这在经济学研究中是非常罕见的。

  现有关于投资的有关定义从不同的角度出发,不同程度地揭示了投资的本质属性。尽管如此,但它们都没有说明财产、资产和资本的运用关系,没有突出财产转化为资本再转化为资产这一投资活动的实质。因此,现有定义没有一个能够高度概括出日益广泛而多样化的投资的本质特征,有的定义虽然能够说明主要的投资活动,但却不能说明所有的投资活动。

  一些定义中虽然分别使用了资本、资金、资产、财产、资源、价值、实物、收入、消费等概念,但相关概念的内涵却不清晰,概念相互间的因果关系和逻辑关系也不严密。

  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按直接或间接带来剩余价值的属性,把资本划分为生产资本和生息资本,其论述是非常深刻的。然而令人遗憾的是,马克思的这一划分不仅被西方学者所忽视,国内学者也一直没有把它作为研究直接投资和间接投资的理论依据和基本思路。

  投资者获得企业的控制权和经营权在投资结束时就实现了,是投资的结果,至于控制和经营企业,则是投资结束或企业经营开始以后的事情。换言之,投资和经营是两码事,投资过程并不包括经营过程。投资虽然是不断和反复进行的,但每一次投资活动大都是在限定的期间内进行的。经营是一个持续的不间断的过程,有的企业经营几年、几十年,有的甚至经营上百年,如果把企业经营过程也视为投资过程,则建立企业的投资就没有结束之日。混淆投资过程和经营过程,把投资和经营看成一回事,这无疑是现有定义不能准确把握投资本质的又一重要原因。

  长期以来,大多数学者都没有按照投资——国际投资、直接投资——国际直接投资、间接投资——国际间接投资的思路,来研究和定义投资、国际投资、直接投资、国际直接投资、间接投资、国际间接投资。即使在同一著作中的六个相关定义,也有无关联性、不一致性的问题。另外,一些学者在同时定义两个相近的投资概念时,也基经常有定义内容不对称的问题。这种现象普遍存在,体现了学术研究中抄袭之风盛行的情况

  与投资密切相关的三个基本概念是资本、资产和财产。关于什么是资本,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已经有非常精辟而严密的定义。然而,什么是资产?什么是财产?迄今为止国内外学术界却一直未作深入的研究。由于我国在改革开放前忌讳资本一词,长期用资金或资产来代替资本,因此,许多人都把资金、资产、财产与资本混为一谈,对于资本、资产、财产的关系,更是似是而非,模棱两可。概念的混淆不可避免地带来理论和思维的混乱。因此,深刻而准确地理解财产、资产的含义以及资本、资产、财产的相互关系,就成为深刻理解投资、准确定义投资的关键。

  所谓资本意义上的资产,是从资产与资本的关系方面来定义资产。在这种场合下,可说资产是从资本派生出来的,是资本的转化形态或运用形态。作为经营资本转化形态或运用形态的各种资产就是经营性资产。资本转化为资产、经营资本转化为经营资产以后,其运用形态与表现形式更为具体和多样化了。

  所谓财产意义上的资产,是指从资产与财产的关系方面来定义资产。在这种场合下,可说资产是财产的存在形态或表现形态。换言之,财产不仅可以以资产的形态而存在,而且还可以资产的名义来表现。

  根据马克思的观点,资本是能够带来剩余价值的价值。资产作为资本的转化形态或运用形态,自然具有资本的属性,即资产也是一种能够带来剩余价值的价值。

  马克思在论述剩余价值转化为资本时曾经说过:“剩余价值是资本家的财产”。根据这句话,在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中,财产来源于剩余价值的积累。如果对这一理解推而广之,则财产就来源于人类社会所创造的财富,是国家、企业和个人收入的积累,这是与人类社会劳动有关的积累。关于社会财富积累的性质,马克思曾经说过:财富“表现为‘庞大的商品堆积’,单个商品表现为这种财富的元素形式。”“不论财富的社会形式如何,使用价值总是构成财富的物质内容。⑤”由于社会财富是商品的堆积及其物质内容是使用价值和价值,所以其积累而成的财产就只能是资本的产物而不能是资本。

  尽管财产不是资本,但财产可以作为资本而运用,即财产能够转化为资本。而且,最初出现的资本,还都是由财产转化而来的。马克思关于货币转化为资本和剩余价值转化为资本的论述都充分说明了这一点。

  不仅财产可转化为资本,资本可以转化为资产,而且资本可以还原为财产,资产可以还原为资本再还原为财产。

  概念是对研究对象即事物或现象的本质属性的高度抽象和高度概括,其内涵既要揭示出研究对象k8凯发的本质属性,又要有高度的抽象性和概括性,简明扼要。而且,随着客观事物的发展变化,有关概念还必须不断地更新,能够解释新事物,说明新现象。根据本文上述分析,笔者对投资的相关概念初步定义如下:

  就一般情况而言,投资是各种行为主体为实现特定的目的和获得预期的效益,而把其所拥有的财产或资产作为资本运用并形成相应资产的经济、社会活动。

  就经济学而言,投资是各种经济主体为实现特定的目的和获得预期的效益,而把其所拥有的财产或资产作为资本运用并形成相应资产的经济活动。

  根据上述定义,投资是一种经济或社会活动,包括两个过程:一是财产转化为资本或资产还原为资本的过程,这是投资的决策过程或准备过程;二是资本形成具体转化形态或运用形态即形成各种资产的过程,这是投资的进行过程或实施过程。

  国际投资是一国的行为主体为实现特定的目的和获得预期的效益,而把其所拥有的财产或资产作为资本运用于其他国家或地区并形成相应资产的投资活动。

  在上述定义中,一国的行为主体把资本运用于其他国家或地区,意味着国际投资是国内投资的发展和延伸,是超越国境疆界的投资即在各国家间进行的投资。

  用投资活动代替经济、社会活动,不仅使定义简洁,而且体现了国际投资与投资的关联,意味着国际投资具有投资的基本内涵。

  直接投资是经济主体为实现特定的目的和获得预期的经济效益,而把其所拥有的财产或资产作为生产资本运用并形成各种经营性资产的投资活动。

  间接投资是经济主体为实现特定的目的和获得预期的经济效益,而把其所拥有的财产或资产作为生息资本运用并形成各种营利性资产的投资活动。

  在上述定义中,经济主体为获得预期的经济效益以及生产资本和生息资本的运用、经营性资产和营利性资产的形成,都意味着直接投资和间接投资特指经济学意义上的两类投资。

  用营利资产代替金融资产,一是有助于体现生息资本即营利资本的实质和特点,二是能够分割其他经济主体所创造剩余价值的不仅有带来利息收入的国债、公司债、股票等金融资产,还有带来地租、房租和各种使用费收入的租赁资产。

  生产资本及作为其具体转化形态或运用形态的各种经营资产,是能够直接带来剩余价值的价值;生息资本及作为其具体转化形态或运用形态的各种营利资产,是不能够直接带来剩余价值的价值,而是通过分割其他经济主体运用生产资本或经营资产所创造的剩余价值间接获得剩余价值的价值。换言之,所运用资本及其具体的转化形态或运用形态是直接创造剩余价值,还是间接创造剩余价值,这是划分直接投资、间接投资的主要标准和基本依据。

  国际直接投资是一国的经济主体为实现特定的目的和获得预期的经济效益,而把其所拥有的财产或资产作为生产资本运用于其他国家并形成各种经营资产的投资活动。

  国际间接投资是一国的经济主体为实现特定的目的和获得预期的经济效益,而把其所拥有的财产或资产作为生息资本运用于其他国家并形成各种营利资产的投资活动。

  根据上述定义,国际直接投资、国际间接投资既具有国际投资的基本特征,又分别具有直接投资和间接投资的基本特征。国际直接投资是直接投资的发展和延伸,是在各国家间进行的直接投资;国际间接投资是间接投资的发展和延伸,是在各国家间进行的间接投资。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