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教育出版社60年回眸⑨ 这117本书是上海教育发展的宝贵财富

 k8凯发建设一流城市,需要一流教育。改革开放以来,上海教育在改革中不断发展和提升,取得了一系列成果,一大批优秀教育工作者积累了一系列有益的创新探索、先进的教育思想和丰富的实践经验。“上海教育丛书”(以下简称丛书)是对这些成就、探索和思考的记录。  丛书自1994年出版第一本《上海普通教育史(1949—1989)》至今,已经走过24年的历程,出版了117个品种,涉及中小学教育、学前教育、师范教育

  k8凯发建设一流城市,需要一流教育。改革开放以来,上海教育在改革中不断发展和提升,取得了一系列成果,一大批优秀教育工作者积累了一系列有益的创新探索、先进的教育思想和丰富的实践经验。“上海教育丛书”(以下简称丛书)是对这些成就、探索和思考的记录。

  丛书自1994年出版第一本《上海普通教育史(1949—1989)》至今,已经走过24年的历程,出版了117个品种,涉及中小学教育、学前教育、师范教育、职业教育、校外教育、特殊教育、学校管理以及国际教育交流等。

  这117本书犹如上海教育历史画卷中一幅幅精致的图画,绘就了上海教育成就的壮美画卷,是上海教育发展的一笔宝贵财富。

  上海教育出版社教育与心理出版中心副主任谢冬华讲述“上海教育丛书”出版故事。

  1985年,《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发布,教育体制改革开启。1986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颁布,实现“双基”,提高全民素质成为时代主旋律。

  1988年,国家教委委托上海市编制一套九年义务教育教材供全国经济发达地区使用,上海启动了“一期课改”。1998年,上海又在“一期课改”的基础上,启动了以提高公民基本素质为宗旨,以德育为核心,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二期课改”。

  2012年,上海和教育部共建国家教育综合改革试验区。上海在基础教育课程和教材方面的改革与探索,不仅推动了上海基础教育快速发展,而且为全国教育改革提供了值得推广的成果经验。

  丛书中的一批著作高屋建瓴,整体记录和反映了上海基础教育课程与教材改革的历程。《上海课程改革25年(1988—2013)》系统回顾和介绍了上海从1988年到2013年基础教育课程与教材改革的全过程,展现其中的创新突破和转型思考。

  尹后庆的《见证变革——站在上海基础教育转折点上》从一个伴随上海基础教育改革30多年的教育行政工作者的视角,客观、理性地阐述了正在引起国际教育同行高度关注的上海基础教育改革的成果与经验,向世界展示了中国上海的教育在理论和实践层面已经取得的成果和正在推进的改革。《口述教改——地区实验或研究纪事》从上海教育改革同行者的角度,凝练了上海基础教育改革30余年来教学改革方面取得的成果。

  上海的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一直走在全国前列,其中的“奥秘”在于上海近年来着力深化教育综合改革,大力实施学区化、集团化办学以及新优质学校集群发展,开展城乡学校携手共进计划、引领教师专业发展计划。这一系列举措的成果在丛书中得以及时总结和反映。

  学区化办学是指按照地理位置就近原则,同一街镇内相同或不同学段的学校结成办学联合体,形成组团式发展。集团化办学是由一个核心机构或品牌学校牵头组建学校共同体,推广品牌教育资源,推动学校的集群化发展。《寻找适合每个学生发展的教育之路——徐汇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改革纪实》从区域层面叙述了徐汇基础教育在均衡配置教育资源,全面提高教育质量,促进内涵发展,缩小办学资源差距、办学质量差距和办学目标差距方面的积极探索,为区域教育实现优质均衡发展提供了示范。

  2011年启动的“新优质学校推进”项目是上海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又一重要举措。该项目重点研究一批不挑选生源、没有特殊资源和深厚文化积淀的公办学校,以“促进每一个学生健康快乐成长”“办好每一所家门口的学校”为目标,探索它们实施素质教育,从普通走向优质,形成各自特色的成功办学之路。

  《走向新优质——“新优质学校推进”项目指导手册》推广这一项目成果落地实施,使“新优质”理念真正作为义务教育阶段公办学校发展的重要导向。上海的农村义务教育委托管理工作启动至今已有11年,《墙外开花墙内香——委托管理与成功教育》再现了刘京海带领的上海市成功教育管理咨询中心委托管理16所农村中小学和薄弱学校的实践历程,阐释针对薄弱学校理念落后、管理与教学粗放的现实困境,借助成功教育优质人力资源与特色技术资源,实现成功教育理念与教育模式的本土化,培育学校自主造血的功能与机制,达成从外力助推到内生驱动的转变,最终帮助学校走上规范发展之路,为持续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最早的教研机构成立于上海,各学科教研员也是上海课程改革的中坚力量。《有效教研——基础教育教研工作导论》《上海教研素描——转型中的基础教育教研工作探讨》在课程改革的大框架下剖析和提炼了我国教研工作50多年的发展,运用系统论探讨和总结了有效教研的规律,阐述教研工作的实施要点以及在新时代的转型发展。

  2005年上海启动普教系统名校长名师培养工程(简称“双名工程”),旨在建设高素质、高水平的校长、教师队伍,加快培养优秀校长、教师,发挥骨干校长、教师的引领和示范作用,《名师之路——上海市“双名工程”的探索与实践》以上海市普教系统的“双名工程”为例,回顾上海高端教师培养的历史路径,探索高端教师专业发展的基本规律,为如何培养懂职业、懂学科、懂学生、懂课堂、懂发展的高端教师提供可借鉴的路径。

  2012年,上海全面试行中小学(幼儿园)见习教师规范化培训,探索促进教师职前教育与职后教育的有效衔接,《重规范 强实践 求创新——上海市全面实施中小幼见习教师规范化培训纪实》全面介绍了这项以基于规范、团队带教、浸润培训为特色的见习教师规范化培训,有助于推进我国基础教育阶段见习教师培训的高位和优质发展。

  在长期的教育实践中,一大批耕耘在上海教育第一线的教育工作者呕心沥血努力探索,他们敢于创新的魄力、巧妙排难的智慧、献身事业的精神闪耀在丛书的字里行间。《为了未来——我的教育观》(吕型伟)、《段力佩与育才中学》、《赵宪初与南洋模范》、《耕耘散记》(方仁工)、《小学生心理辅导札记》(毛蓓蕾)等书写了老一代教育家深厚的教育情怀。

  《“人之为人”的教育追求——我的育人思想与办学实践》《治一校若烹小鲜》展现新时代的校长智慧。《愉快学习 有效课堂——愉快教育学科学习设计的实践》《让每个学生在创造实践中成长》《后“茶馆式”教学》《教育剧场——女中的创新课程》《空间引发的学习变革——上海市市西中学“思维广场”解码》《让每一个孩子成为与众不同的自己》《让孩子表现自己 让教师发现孩子——以幼儿自主学习为核心的低结构活动探索》等展现了基层学校(幼儿园)为了学生的健康发展,为学校的可持续发展以及为课程和课堂教学改革所做的执着探索,从中可以读到教育者坚定的信念、充溢的激情和智慧的光芒,丛书为这些优秀教育工作者立德、立业、立言。

  “上海教育丛书”不仅总结了上海基础教育战线教师在实践中探索的经验,全景反映了上海基础教育的改革发展成果,同时也促进了广大优秀教育工作者教育科学研究能力的提升。

  他们一方面结合丛书的出版总结了自己教育教学和管理工作的经验,另一方面在丛书的撰写过程中锻炼和提高了教育研究能力、论著写作能力,由最初的教育科研新兵成长为教育科研能手,成为上海基础教育领域的教学、科研双面手。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