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教育家的思想世界

 苏霍姆林斯基是20世纪中后期享誉世界的教育家。他既是苏联教育科学院的通讯院士、教育学博士,又是一名语文教师、一位著作等身的乡村学校校长。他数十年如一日在帕夫雷什中学校长岗位上积极探索、倾情奉献、笔耕不辍,直到生命的最后。  《给教师的建议》(简称《建议》)是苏霍姆林斯基丰富教育遗产中极具影响力的重要著作。该书撰写于20世纪60年代中后期。当时苏霍姆林斯基已是闻名苏联的教育家,每天收到大量教育同

  苏霍姆林斯基是20世纪中后期享誉世界的教育家。他既是苏联教育科学院的通讯院士、教育学博士,又是一名语文教师、一位著作等身的乡村学校校长。他数十年如一日在帕夫雷什中学校长岗位上积极探索、倾情奉献、笔耕不辍,直到生命的最后。

  《给教师的建议》(简称《建议》)是苏霍姆林斯基丰富教育遗产中极具影响力的重要著作。该书撰写于20世纪60年代中后期。当时苏霍姆林斯基已是闻名苏联的教育家,每天收到大量教育同行的来信,在解答、回复信件过程中,他萌发了专门给教师写一本实用书的想法。于是他根据问题比较集中的内容,整理成100个与教育教学密切相关的问题,以设问自答的形式娓娓道出。书稿内容从1969年开始以连载方式在苏联《国民教育》杂志上陆续发表,后来被收入1975年基辅“苏维埃学校”出版社出版的《苏霍姆林斯基选集(五卷本)》的第2卷,而《建议》的单行本直到1981年才得以问世。也就是说,《建议》的完整版是在作者去世数年后才得以出版的。这本写作定位准确、呈现形式鲜活、文字表达很接地气的书一经问世,就引起了苏联国内外教育界的广泛关注,先后在世界各国被翻译成几十种文字出版,在我国甚至出版了很多个译本。1980年12月,教育科学出版社率先出版了由华东师范大学教授杜殿坤根据《建议》前50条翻译的《给教师的建议》上册,一年后下册出版。不过需要指出的是,在翻译下册的50条建议时,译者为了避免原版内容中的少量重复,还同时撷取、整合了《苏霍姆林斯基选集(五卷本)》里的其他内容精华,所以《给教师的建议》下册的50条与原版《建议》的后50条并不完全吻合,但更集中体现了苏霍姆林斯基丰富的教育主张,主题更加丰富,针对性也更强。1981年11月,天津人民出版社出版了由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周渠、王义高翻译的《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单行本,这是与原版《建议》的100条内容完全吻合的译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5年出版的《苏霍姆林斯基选集(五卷本)》译著第二卷里的《建议》用的就是这个译本。2001年教育科学出版社把《建议》上下册合二为一再版,发行量不断增大,成为国内最普及、最受欢迎的译本,迄今总发行量已超过260万册,创造了我国外国教育经典著作单行译本发行的最高纪录,由此也证明了苏霍姆林斯基及其著作对我国教育工作者的巨大吸引力和影响力。

  凯发在线

  苏霍姆林斯基教育思想体系的核心宗旨是培养全面和谐发展的人。他反复强调“教育学首先就是人学,必须注重人本身”,必须是和谐的教育;“教育——首先是关心备至、深思熟虑、小心翼翼地去触及年轻的心灵”;“教师的职业是一门研究人的学问,要经常不断地深入人的复杂的精神世界”。他给教师的建议同样是围绕教育如何注重人、教师如何培养人、如何实现不同学生各自和谐发展的主线而展开。从怎样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到有效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实现和谐发展;从教师如何准备教案、把握教学节奏,到怎样科学分配时间、在教学与研究中自我成长;从帮助学困生跨越阅读障碍、提高学习能力,到提醒学校注重与家庭的教育联动……问题大大小小,内容林林总总,几乎囊括了教育教学过程的方方面面。翻开目录首页,“请记住,没有也不可能有抽象的学生”作为第一条建议,更是简洁精到地直接激发出读者的阅读冲动。

  无论苏霍姆林斯基的《建议》还是其众多其他著作,都源自作者毕生的教育探索,是其对教育真理、教育过程、教育对象的反复认知与思考。其教育主张的呈现,既通俗易懂又富有深刻哲理。研读他的著作,总有一种置身于教育现场,可以与其对话、与其共鸣的亲切感。需要提醒注意的一点是,就《建议》这本最受一线教师关注的作品而言,它虽包含了苏霍姆林斯基丰富的教育思想和教学主张,但也需要读者根据自身的教育理解与经验去品味和感悟。一如莎士比亚所言“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对于新手教师而言,这是一部生动翔实的工作指南,书中准确精到的教育诊断直击要害,富于启迪的睿智建议直抵人心;对于经验丰富的教师而言,它是一座常读常新的思想宝库,简洁精辟的教育感悟扣人心弦,高瞻远瞩的教育理念发人深省。或许还可以说,不论何时,只要你走进这本书,反复阅读,细细品味,就会有新的认识教育、反思教育的广阔空间。

  苏霍姆林斯基的教育体系对中国学校和教师影响巨大。虽然他去世已半个世纪,但他的教育遗产在今天没有丝毫违和感,在同样强调立德为先、树人为本、全面和谐发展的今天,苏霍姆林斯基的教育学说仍是当之无愧的“教育百科全书”。因为不同的时代固然有不尽相同的教育主题和学校任务,但人性的本质和人格的魅力,使苏霍姆林斯基全面和谐育人的教育学体系不仅经得起时间考验,而且能够跨越时空、走进心灵,与中国的教育人持续共鸣。

  在时代不断进步、科技飞速发展的当下,我们需要努力把握苏霍姆林斯基教育思想内核的同时,不断提升本土化创新意识,积极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从本国、本地、本校、本班乃至每个学生的个性特点出发,结合自己所处的教育环境、教育经验、教育问题,自主思考,积极探索,努力创新。

  亲爱的老师们,想不断认识教育真谛,想深刻理解教师职业,想不断提升自己的教育教学本领吗?那就一起来品读《给教师的建议》这本书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