聪明投资者是怎样炼成的?

 “投资”两个字,听起来很有诱惑力,各路高手跃跃欲试,希望能在这片天地中收获胜利的果实。但投资的旅途并非只有鲜花铺路,荆棘和陷阱也会随之不断出现,因此,学会避险无疑是极为重要的事情。  如果能面对云谲波诡的金融市场勇敢地说一句,“嗨!别以为我好糊弄”!那便是我们学会投资的第一步。  带上这本《聪明投资者避险指南》吧,让它成为可靠的“安全锦囊”伴随你前行。  艾宜,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硕士,15年金

  “投资”两个字,听起来很有诱惑力,各路高手跃跃欲试,希望能在这片天地中收获胜利的果实。但投资的旅途并非只有鲜花铺路,荆棘和陷阱也会随之不断出现,因此,学会避险无疑是极为重要的事情。

  如果能面对云谲波诡的金融市场勇敢地说一句,“嗨!别以为我好糊弄”!那便是我们学会投资的第一步。

  带上这本《聪明投资者避险指南》吧,让它成为可靠的“安全锦囊”伴随你前行。

  艾宜,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硕士,15年金融行业从业经验,任职经历覆盖银行、证券、保险、私募股权基金、供应链金融等多个细分领域,曾担任信达证券股份有限公司总部投资顾问团队负责人,目前专注于投资风险控制、财富管理等方面的研究。

  闫文涛,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博士,现任智能财富管理论坛秘书长、北京市东城区立鼎金融与发展研究院院长。曾任中诚信征信有限公司总裁、中诚信国际信用评级有限责任公司董事总经理,目前专注于财富管理、资产管理、信用风险管理和信用科技领域。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副校长、长江学者特聘教授陈彦斌,中国人民大学经济研究所联席所长、中诚信集团创始人毛振华,《新理财》杂志社社长兼总编辑马靖昊,招联首席研究员、复旦大学金融研究院兼职研究员董希淼等各路大咖联袂推荐!

  银行理财为什么会亏本?“技术分析”可不可靠?买黄金保不保值?投资的旅途,鲜花铺路,陷阱无数!作为一本靠谱的投资指南,本书能够迅速帮你弄清金融资产的“脾气”,实现“少踩雷”“少掉坑”。

  “我血管里流淌的,80%是格雷厄姆的血”。“股神”巴菲特尚且这样评价自己的老师,足见投资之路上有人指引的重要。本书两位作者兼具扎实的学术背景与丰富的实践经验,深入固收、股票、基金、黄金等各个细分领域,用通俗的语言、丰富的实例为你展现投资世界的万千风景。

  学习投资,不仅仅是学知识,掌握一些有益的思维方式同样重要。对于投资而言,保持怀疑精神无疑至关重要,而这不仅是投资的关键,也是人生的课题。

  第五章 另类投资篇:“潘多拉魔盒”里装着啥? ............187

  10多年前,我还在证券公司做分析师,工作内容之一就是到全国各地的证券营业部去给股民讲课。来听课的许多人都是白发苍苍的老者,课程结束后,他们会围在我面前,不算熟练地在手机上点开炒股软件,然后略微不好意思地说:

  我知道他们期待得到什么样的答案,可我却无法回答。一是因为有执业规定,分析师不能就个股直接向投资者发表意见;二是我是真的答不上来。

  这些股票中,有的自买入时已经跌了百分之六七十;有的我连名字都没听过,主营业务平淡无奇,经营业绩乏善可陈; 有的已经挂上ST(Special Treatment,特别处理)了,甚至离“面值退市”不远。而问到他们为什么要买这些股票的时候,多半是说“别人推荐的”或者“据说要重组”。当他们失望离去的时候,我的心里有点难受。

  中国经济高速发展了这么多年,老百姓的生活越过越好,手中有闲钱后投资理财意识觉醒是很正常的事情。而几乎所有人都已经知道,像古时候那样把银子藏在罐子里,在后院挖个洞埋起来肯定是不行的。如果钱放着不动,就会越来越不值钱。

  一个“财商教育”大流行的年代就这样到来了。到处都充斥着“你不理财,财不理你”的声音,各路“大 V”都争着给我们讲彼得·林奇、格雷厄姆、巴菲特的传奇故事。好像只要懂一点投资,就能够轻而易举地走上财富自由之路。

  可绝大多数人能看得到传奇的万丈光芒,却看不到在一轮又一轮金融风险面前,个体将会多么脆弱。几个传奇大师的脚底下,是多得数不过来的无名枯骨。

  k8凯发官网

  2007年10月,上海证券交易所新增了177万个股票账户,相当于2006年全年新增股票账户数的1.17倍。而这个月,上证综指达到6124点的历史巅峰,之后就是长达1年的大熊市。这意味着,很可能有177万个投资者会在这1年里血亏。同样的剧情,在2015年又来了一次。

  2022年底,我国一共有3000多个公募基金经理,但最近10年实现10%年化收益率的“双十”基金经理,只有50多个。2022 年,在1.7万只有收益数据的公募基金中,有1.1万只的年收益率为负数;但这并没什么好奇怪的,因为这一年里有高达23%的银行理财产品都赔钱了。

  过去10年间,曾经有很多金融产品因为其高收益率一度是大众投资者眼中的“香饽饽”,比如P2P、分级基金、房地产信托理财等,峰值规模均在千万亿之巨,而也不过10年的光景,这些产品都已经或者将要告别历史舞台,已没人再提起它们。

  2015年,我从证券公司离职时,被老板叫到楼上去聊天,印象最深刻的一句话就是:“不理解风险,不能说真正会干金融。”那时我已经做了6年的证券分析师,每天做得最多的事情就是听上市公司“画饼”。而关于风险究竟长什么样子,其实并不是很明白。

  后来机缘巧合从事风险工作了,开始接触许多的企业、机构、个人,他们无一不在挣扎着前行,却多半会在市场的波涛里悄然逝去。我听到最多的声音,是一声“如果当初......”的叹息。但我同时发现,80%以上风险事件的产生,并不是因为当事人能力不足,而是因为犯了非常幼稚的、本不应该犯的错误。要防止这些错误发生,也丝毫不需要高深的金融专业知识,只需要最基本的常识。

  西装革履、头发锃亮的投资专家,很少会在投资者旁边哪怕只是提醒一声,他们只醉心去讲“财富传奇故事”。可是,投资赚钱这件事情,是在直播间里花九元九毛钱买一个课程、加一个微信群就能够学得会的吗?

  在我看来,告诉大家在投资时什么事情不应该干,比告诉他们应该干什么要更重要,而且前者性价比更高。可现实就是这么矛盾,更重要也更容易的事情很少有人去做,难而不靠谱的事情大家都争着去搞。

  到今天,我已经在金融行业度过15个年头,而我自知对于投资这件事情,也只是比普通人专业一点点而已,这“一点点”并不足以让我告诉读者朋友们该如何“从零起步成为百万富翁”,或者“走上财富自由之路”。所以,我只能做简单的事情。我和闫老师的这本书,将尝试去打开投资路上花团锦簇之下的陷阱,去激发我们内心深处怀疑陌生失误的本能,希望以后问“我的股票怎样解套”的人越来越少。

  记得电影《头号玩家》中有一个情节——为了打开“绿洲”世界的宝藏,必须通关一条竞速赛道才能拿到“钥匙”,但这条赛道上有一个无比强大的怪兽,再厉害的车手,也没法到达终点。最后,主角选择向后行驶,并成为第一个通关者。这是一个关乎人生选择的命题,但对投资来说同样适用。

  20余年前的我,被“经世济民”这句话所触动,从小城来到北京,大学攻读的是经济学专业。必修课里有黄达老校长主编的核心课《货币银行学》,这为我毕业后从事金融行业工作打开了一扇大门。但当时的我并没有意识到这一点,而是将更多的时间花在了经济学理论的研究上。我时常站在大学通宵自习室远望灯火阑珊的图书馆,怀揣着当一名经济学者的梦想。

  彼时国内的金融处于初级发展阶段,来自小城的我自然见识尚浅;一谈到金融能联想到的,是老气横秋的银行柜员、巧舌如簧的保险推销以及大起大落的资本市场。“金融”两个字,要不守旧无聊,要不花里胡哨。不论哪种感受,我都觉得金融离自己的现实生活比较遥远,更别提任何金融投资了。

  但即便主要研究经济学理论的我,在各种资料的收集和大量文献的查阅过程中,也很快意识到伴随经济的飞速增长,金融迎来了全面高速发展的时期。更重要的是金融投资离生活越来越近,周围用零散钱炒股买基金的同学多起来,大家赚到小钱的时候,会去食堂打饭给自己加个鸡腿,开始有了“闲钱理财”意识。

  时至今日,金融市场百花齐放,银行保险基金等都成了专业的代名词,投资理财的观念更是深入人心,我们迎来了全民理财时代。大江南北、大城小镇,大家普遍对“钱怎么能再生钱”兴趣盎然,还很可能顺带抱怨几句“前段时间投了个 ×× 踩到了坑”。

  的确,经过多年的发展,资本市场不仅产品多样,而且给不少人实际创造了不薄的收益。金融投资不再是那个花里胡哨、虚无缥缈的名词概念,而是和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年长的朋友希望增加点底气让退休生活更宽裕,中年的朋友希望增加第二收入养家糊口,年轻的朋友希望“生”出来的闲钱能丰富自己的旅游消费。

  但天下从来没有免费的午餐,投资带来收益的同时也不可避免存在风险。大众朋友们在投资时,往往因为投资产品基本概念的缺乏,在某些产品阶段性收益丰厚的时候,并没有很好识别基本的风险就上船,投资了不适合自己的错误产品,甚至从一艘错误的船又跳上另外一艘错误的船,从而或主动或被动成为一波波韭菜。

  缺乏对投资产品基础情况的了解,不知道收益和风险在哪里,是大众投资者成为一波波韭菜的核心原因。我也一直在思考,自己能为此做点什么。

  博士毕业后,我并未成为自己所设想的经济学者,而是直接投身到了金融实践中。10多年来,经济学理论的多年训练让我学会通过本质看事物,而金融工作也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了我个人的实践能力。但我也会时常在夜深人静时,想起当初那盏“经世济民”的灯光。如果能出版一本投资科普类的图书,以浅显易懂的产品和案例分析,让更多人能从书中介绍的投资方法、避险手段中受益,那也是一种“经世济民”,也算是一定程度上实现了自己20 多年前的梦想。

  艾老师的想法和我不谋而合,于是我们很快就开始构思、动笔和成稿。我们认为投资更重要的是保持实力,聪明投资者能在收益和风险的博弈中实现长期均衡。这本书中很多投资方法的介绍,结合了过去一两年的市场和产品变化来展望未来,紧跟实际,大众投资者能迅速上手,实用性和可操作性强。希望读完本书的朋友,再次遇到某类投资产品时,能很快联想到我们在书中提到的收益和风险比较方法,成功投资和避坑,和做韭菜说再见,成为格雷厄姆笔下的“聪明投资者”。

  声明:证券时报力求信息真实、准确,文章提及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实质性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