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文:高中国际课程是学生在两个教育体系之间的过渡

 央广网北京11月18日消息 2020年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让教育系统经历了一次全面检验,全国教育系统通力合作、克服困难,教育教学秩序平稳有序恢复。在此背景下,教育行业迎来新一轮快速发展。后疫情时代,如何有效整合教育资源成为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近日,北京外国语大学国际课程中心主任曹文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好老师才是一切的关键,老师的高度决定学生的高度,只要老师有高度,他们选择的学校就是好学校

  央广网北京11月18日消息 2020年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让教育系统经历了一次全面检验,全国教育系统通力合作、克服困难,教育教学秩序平稳有序恢复。在此背景下,教育行业迎来新一轮快速发展。后疫情时代,如何有效整合教育资源成为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近日,北京外国语大学国际课程中心主任曹文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好老师才是一切的关键,老师的高度决定学生的高度,只要老师有高度,他们选择的学校就是好学校,他们选择的课程就是好课程。

  2020年注定是不同寻常的一年,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从2020年1月23日开始,北京外国语大学国际课程中心(简称“北外ICC”)就启动了疫情的防控措施,首先确保严格执行教育部、北京市以及大学方方面面的防控要求,建立相应的日报机制。第二根据课程中心的特点,制定和执行应对方案。比如,有将近一半的老师是外籍,中教老师也在放假,大家散落在全球各地,给沟通带来了极大的挑战,也给如何让外教理解中国的防疫举措带来了考验。

  3月份,中国防疫取得了阶段性成果,而国外疫情出现苗头,课程中心果断启动让全体在海外的老师返回中国的要求,在北京全面解封,学校开始面对面授课时,我们只有一名外教滞留海外。同时,由于A Level的全球统考时间是每年的5-6月,我们整体的教学计划都是根据这一时间表倒推,这就涉及教学计划的调整,但我们不能打任何折扣,否则会影响学生在全球统考中考出好成绩。从2月10日开始,北京外国语大学国际课程中心就启动了“线上课堂”,确保教学计划按部就班地实施,做到“停课不停学,学习不延期”。另外,北京外国语大学国际课程中心也开展了一系列丰富多彩的线上课堂主题活动,每月一个主题,让学生们以HOUSE为单位组织在线学习生活摄影比赛,并将获奖HOUSE作品制作成微天生赢家 一触即发信海报发给学生们,让他们对学习和生活时刻充满希望与激情,感受老师和同学遥远但温暖的关注。

  这里的国际课程指的是学生进入高中以后,学习从国外教育机构或学校引入的以英语为主要学习和考试语言的完整高中课程。

  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需要用倒推的方式,先来看一看我们的学生申请国外大学,需要提交什么材料。资金证明、个人陈述、推荐信等先不说,先讲一讲两项和学习成绩相关的门槛性要求:高中三年的成绩和证明学生学生英语水平的成绩,我们后面简称英语成绩。这里高中三年的成绩是指学生学生进入高中以后每学期所学习的课程的期末考试成绩,在海外大学申请时,由学生学生所在学校出具三年成绩单。美国高中是四年学制,因此,有些美国大学还会要求提供学生学生初三一年和高中三年的成绩单。当然,如果学生学生学习的是A Level和IB这两个国际课程,那么,申请英国大学的话只需要提供A Level三门课程或IB六门课程的全球统考预测成绩。

  英语成绩是指证明学生英语能力达到了大学要求的相关成绩,最普遍的是托福和雅思,这两个英语水平考试的认可度最广,很多大学也认可其它一些英语成绩,比如培生的PTE、IB的英语课程成绩等,有些大学还会有自己研发的语言考试。很多美国排名靠前的大学会需要美国高考SAT或ACT的成绩,但没有哪个大学把AP(美国大学先修课)成绩作为硬性要求。由此可见,从学业成绩看,高中三年成绩和英语成绩是根本,如果这两项成绩不佳,其它再多的成绩都是敲边鼓。

  了解了学生大学申请需要提交的两大关键成绩,我们再回到今天的这个问题:准备本科出国留学的学生非要上国际课程吗?肯定的答案是:学生一定要学习一套完整的高中课程,无论是中国普高课程,还是任何国外的高中课程,都满足这一条件。所以,按说我们不该太纠结选择哪个,只要是高中课程就好。然而,事情并没有那么简单,原因有两个,第一,如果学生的目标是国外一流亦或是顶级大学,那么高中三年课程成绩优秀是首要条件,这意味着我们需要给学生选择他们有把握取得好成绩的高中课程。第二,英国和澳大利亚这两个主要英语国家的大学学制是三年,选择中国普高课程的学生理论上在高中毕业以后还需要学习一年这些大学认可的预科课程才能够进入大学一年级。当然,现在很多大学为了吸引中国学生,也开始认可中国学生可以凭借达到一定分数的高考成绩直接读大一,或者采取套读的方式,就是大学一年级既读预科课程又读大学一年级课程。但是,如果我们的目标是这两个国家的顶级大学,仅仅读中国普高课程是没有很强的竞争力的。因此,计划到这两个国家读大学的学生高中阶段最好选择国际课程,或者在中国普高课程以外学习AP等课程。

  美国和加拿大的大学学制是四年,所以,没有对中国普高课程的区别对待。那么,问题就来了,如果是这样,我们选择读普高就好了,为什么非要上用英文授课、费用不菲的国际高中课程呢?我们来讲一讲同中国普高相比,读国际课程,尤其是像A Level和IB这样全球统考的高中课程的几个优势:

  第一,高中三年成绩单是学生们申请国外大学的首要条件,成绩越好,竞争力就越强,比如平均成绩在85%甚至90%以上。这就是意味着如果学生计划出国读本科,准备工作从他们读高一的第一天起就开始了!我们很容易忽视这一点,因为中国大学的录取只看高考成绩,而不看高中三年的成绩。所以,选择学生有把握保持三年好成绩的高中课程尤为重要。要做到这一点,除了学生自身要刻苦学习以外,高中课程考试的标准化和公平性也非常重要。我们在后面的答疑中还会就这个话题做更深入的解读,我在这里仅举一个例子,我们不说在不同省的高中课程成绩的可比性,就说同一个城市同一个区的高一期末考试,如果不是统一出题,那么这所学校物理考试的75分和另外一所学校物理考试的90分,我们能说90分的学生物理水平一定比75分的高吗?不一定,因为这里有试卷难易程度、学生整体水平和老师判卷严谨度等方面的差别。然而,学生最后的成绩单就会这样写,我们难道还需要向国外大学的招生官解释说我们的学生上的是重点高中,强手如云,考75分那次全班最高分才80分,其它学校的90分相当于这所学校的60分…我们根本没有机会解释。但是,这种情况在A Level和IB这样采取全球统考的课程中完全不存在,高分就是高分,低分就是低分,能够如实地反映学生的水平。同时,因为是全球统考,出题的科学性、评判的公平性都要做到无懈可击,所以,这种标准化考试对学生来说成绩的可比性更强,不太可能因考试难度不一而无法展示自己的实力。

  第二,高中国际课程是学生在两个教育体系之间的过渡。中国的教育体系、学习方法、授课方式、考试实施、课程内容等与英美国家有着很大差别,选择上国际课程,其实可以看做是帮助学生从一个教育体系过渡到另外一个教育体系的桥梁,这样的过渡对于学生能够很快适应国外大学的学习和生活至关重要。

  第三,高中国际课程可以补足学生的英语短板。学生在中国课内英语学得再好,都远远不足以让他们在英语环境中生存,更不要说学习!英语这一短板一定要在出国前补足,才能够确保学生在出国留学期间自信地面对生活和学习。不要认为学生到了英语环境英语自然能够学好,他们到那里不是去学英语的,而是去读大学的!真正意义上的国际课程高中是全天候全英文授课,能够非常有效地帮助学生将英语提升到国外生活和学习无障碍的程度。

  第四,高中国际课程有很高的认可度。只要是完整的高中课程,都会得到大学的认可,但是,认可度的高低是有区别的。一般来说,国外大学越熟悉、考试标准化程度越高的高中课程越会被认可。这其实又回到了我们所说的第一点,招生官肯定更青睐从一张成绩单上就能够判断学生学业的真实水平,因此,像A-level或者IB这样全球统一考试的课程认知度和认可度自然就高,而且,这些成绩也有利于他们将中国学生与本土或者其它国家的学生进行横向比较。

  被国外大学录取并不难,难的是真正学有所成,在标准学制内完成学业!国外大学和中国大学最大的不同就是,前者好进难出,后者难进好出!所以,准备充分了再出国留学是关键。在高中选择国际课程,其实更能助力学生申请优质大学和更自信更顺利地完成大学学业。

  刚刚我们聊了同普高相比,国际课程有哪些优势,这第二问我们就来聊如何选择国际课程。中国普通高中课程只有一套体系,没有什么好选的,所以只要选学校就可以了。但是国际课程的选择却非常多,还都是英文缩写字母,有的时候把我们搞得很晕。我们肯定听到过A Level、IBDP、AP,这三个是高频词,据新学说调研机构统计,中国大陆有82%的国际部或者国际学校选择了这三大类课程。但我们可能还听到过某国某省某州的某高中课程,比如说加拿大BC省、澳大利亚维多利亚省、甚至美国某个州的某个学区的某课程,我们该如何选择?

  第一,要确定它是不是完整的高中课程体系,还是只是预科或者添彩类课程,不能够在学生大学申请的时候代替高中成绩单。比如,AP课程就是这样,尽管很多国际学校都提供AP课程,但它不是一个完整的高中课程体系,学生不可能仅用AP课程成绩来申请大学,所以,如果我们给学生选择AP课程的学校,我们必须要问清楚高中课程是什么?话又说回来,高中课程都学不好,AP不可能学好,因为AP是美国大学先修课,是为那些学业优秀、学有余力的高中生提供的大学课程,它是学生们申请大学的添彩项,可以展现学生的竞争力,但不是必要项。

  第二是认可度。只要是完整的高中课程体系,不管是哪个国家的,国外大学都会认它的成绩单。总有人问我,A Level美国大学认不认,我回答说,别说美国,中国普高全球的大学都认,更何况作为英国高中课程的A Level。美国大学不仅认,而且有些大学有些专业还可以用A Level成绩转大学学分。所以,高中课程没有认不认的问题,而是认可度高低的问题。比如,一个招生官面对一堆数学成绩,学 A Level课程的学生得B(A Level的打分机制是A*/A/B/C/D…,学IB数学的得6分(IB的打分机制是7分满分,每一分一个档),学某国某高中课程的数学成绩是85分,你说他们能够判断出最后这个学生的数学更棒还是更弱吗?完全不能。这就是为什么大学喜欢看标准化考试的成绩,因为一看成绩就知道学生在什么水平,也可以横向比较,而对受众小的课程就很难做出这样的判断。简而言之,如果我们没有把握,不具备专业判断能力,就不要选择小众课程。

  第三是对接大学的广度。某些高中课程体系只在对接某个国家、某个省或者某个大学时才有优势,而不具备广泛的认知度和认可度,这样会限制学生的选择,高一到上大学还有三年的时间,这期间很多事情都有可能发生变化。所以,应该读一个可以在全球大学被广泛认可,可以无缝对接、随意切换的国际课程。这次疫情让A Level和IB这两个对接度最广的课程的优势得以充分体现,原本计划去美国留学的学生,如果学习的是这两个课程,可以无缝切换到其它英语甚至是非英语国家(比如日本、新加坡、欧洲很多国家)的大学申请。而如果学生学习的是某个特定地区的高中课程,这种切换就不会如此顺利。

  第四是对学生的适合度。就是学生能不能学好。当然,不管什么课程,学生自身努力是最重要的,但同样不能忽视的就是这个课程体系有没有创造让学生学好和考好的条件。

  学好主要看两点,第一点就是好老师多不多,这其实又回到第二个问题,越普遍的课程,老师的量越大,选择性就越强,而某个国家某个州某个学区甚至某个高中的课程,我们可想而知,有经验的老师不可能多,更不会都来中国,所以,选择余地就小。第二点就是好资源多不多,这道理是相同的,全球上百万人学的课程和只有上万人甚至更少的人学的课程,在资源开发力度上肯定是不可同日而语的。缺乏好老师和好资源的课程,学生素质再高,考出好成绩的确定性也是要打折扣的,更不要对老师和资源非常依赖的学生。

  考好主要看三点,第一点就是出题靠谱,不能忽高忽低,也不能总想着出偏题怪题难倒学生;第二点是评判靠谱,科学打分,不让学生的实力受到考试难度或者考试人群差异的影响;第三点就是考试资源多,特别是以往的考题,像A Level,不仅免费公开所有考过的考题,更可贵的是还提供详细的答题情况分析,这种分析不仅是全球趋势,而是细致到每一位学生,每科的每一类知识点的得分率,这对老师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习帮助是巨大的。我们需要远离那些随意出题判卷,缺乏过往考试题和分析报告的课程。

  到现在,我们一共讲了四点有关课程选择的要素,其实我们还能够讲下去,但如果某个课程符合这四个要求,就很靠谱了。从这四点看, A Level和IBDP是最百搭的高中国际课程,而选择其它课程需要有一些特定的条件,比如,你在加州有亲戚,认定了一定要让学生上加州的大学,那么学生学加州某学区的高中课程会有一定优势,但是你要是出了加州,去美国其它州的大学,或者要在全球选学校的话,那么这个优势就没有了,甚至还要解释,这个课程是怎么回事。

  最后我想强调一点,尽管通篇我都在说课程的选择,但其实,好老师才是一切的关键,老师的高度决定学生的高度,只要老师有高度,他们选择的学校就是好学校,他们选择的课程就是好课程,我们只要跟着他们走就行了。所以,考察一个学校,我们最应该看的就是它的学术带头人,是否具有强大学术背景、丰富的国际课程经验、海外大学学习经历、成功培养学生的案例?不具备这些,我们很难放心地把学生交给他们。不具备这些,优秀老师也不会追随。对此,即使不是业内人士的家长也可以做出非常好的判断。

  我用一个大家可能更容易理解的话解读这些词,其实就是一个学校的DNA。一个学校的DNA与一个人的DNA是一样的,一个人的DNA从出生不可改变,学校的DNA也不可改变。任何学校作出特色与优势,这一定是和它的DNA相关的,如果这个学校有历史,那么这个学校肯定是它的DNA反映在如何传承这个DNA;对于一个新创的学校来说,一定承载着这个学校创办者自身成长的DNA。所以,一个学校的特色,不是说刻意的追求做出来和别人不一样的,一定和学校本身有什么天生的、自然的紧密相连。对于北京外国语大学国际课程中心来说,我们可以非常骄傲地说,北外有两个数字是全球任何大学没有的,第一个数字是101种外语,第二个数字是为中国培养了400个驻外大使。这些意味着北外的DNA就是外语教育和国际化人才的培养。其实这些DNA与北京外国语大学国际课程中心有着一脉相承的联系,北京外国语大学国际课程中心如何发扬传承这样的北外的DNA,首先来说外语教育,国际教育肯定少不了要学第二门外语,其实我们在这里更强调是语言素养,我们不仅要英语好,还有多语种,同时汉语也要好,国学也要好;第二个是学生不是仅为了学习语言而学习语言,北京外国语大学国际课程中心非常强调大阅读,把对国学与外语阅读嵌入整个课程并且自成体系;第三个出国留学逃不掉的标准化考试,首先北京外国语大学国际课程中心是托福和雅思以及AP考试的考点,这个方面我们是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

  北京外国语大学国际课程中心传承的第二个北外DNA是国际化人才的培养。人才培养是一个很泛的事情,需要嵌入到每一天的教学、课程、课外活动、学生管理等诸多方面。对于北京外国语大学国际课程中心,我想强调两个特别不一样的项目,这两个项目体现了我们国际化人才的培养理念。第一个就是少年研究员,少年研究员项目已经做了五期了,学生们在北京外国语大学老师们的带领下,以科学研究的方法用采访、问卷、观察、收集数据、写论文的这些方式探索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2019年,我们已经出版了第一部学生们中英双语的研究成果专著,书名是《少年研究员:探索中国非遗(1)》。2020年,第二部书马上也要推出。我们认为通过这个项目特别可以体现我们培养国际化人才的理念。把世界介绍给中国,把中国介绍给世界,或者说做中国的国际人和国际的中国人,了解自己,并且用世界懂的语言传播自己。

  还有一个是北京外国语大学国际课程中心开设了大学通史课程,由北京外国语大学教授给高一和高二的学生开设通识课程,让同样教大学生的老师教高中生,比如大国外交、谈判学、演讲的艺术等课程,特别有助于学生们拥有民族情,中国根,同时拥有国际视野。

  第三点,规划。出国留学肯定要有规划,我们推动一个品牌项目“成长契约”。学生们进到我们的北京外国语大学国际课程中心第一天开始就有一个规划师全程跟他三年,从他的语言素养,学科素养到人文素养给他做一个全面的规划,让他更精准地成长,成为有故事的学生。成长契约也反映了我们北外的DNA,这就是做什么事情都需要有规划,而不是就看那一点,需要形成三年完整的支持服务体系。所以我认为这三点可以说是北京外国语大学国际课程中心对北京外国语大学的外语教育国际化人才培养DNA的传承与发扬。

  020年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让教育系统经历了一次全面检验,全国教育系统通力合作、克服困难,教育教学秩序平稳有序恢复。